盈余公積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盈余公積是指各種積累資金。盈余公積包括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指企業從稅后利潤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業內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積累。盈余公積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積兩類。公益金專門用于企業職工福利設施的支出,如購建職工宿舍、托兒所、理發室等方面的支出。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在計算法定盈余公積的基數時,不應包括企業年初未分配利潤。企業提取的盈余公積可用于彌補虧損、擴大生產經營、轉增資本(或股本)或派送新股等。
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的區別有哪些?
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于投資者、并且投入金額上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本。通俗的講就是說,比如某個股東在甲公司所投入的資金為100萬,但是他交得120萬,那么這20萬就是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是指公司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種積累資金。般盈余公積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盈余公積。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積按照稅后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東大會的決議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的區別就在于其各自計提的依據不同。前者以國家的法律或行政規章為依據提取;后者則由公司自行決定提取。資本公積是股東出資多余的部分放到資本公積科目內,盈余公積是從本年的凈利潤當中提取。
以上就是小編的全部分享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