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即社會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以勞動者為保障對象,以勞動者的年老、疾病、傷殘、失業、死亡等特殊事件為保障內容的一種強制實施的社會保障制度。社保的主要項目包括:
1、養老保險:
定義:勞動者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后,從政府和社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物質幫助和服務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
繳費方式: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養老保險交得多以后領的多,交得久以后領的多。累積繳納滿15年(中斷過也沒關系),到達退休年齡可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醫療保險:
定義:為補償疾病所帶來的醫療費用的一種保險。職工因疾病、負傷、生育時,由社會或企業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或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
繳費方式: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累計繳納醫療保險滿一定年限(大部分城市為男25年、女20年),退休后不用再繼續繳納,也可以享受終身醫療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3、生育保險:
定義:針對生育行為的生理特點,根據法律規定,在職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者暫時中斷工作、失去正常收入來源時,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物質幫助。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服務兩項內容。
繳費方式:由單位繳費,職工個人不繳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4、失業保險:
定義: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
繳費方式: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費(單位招用農牧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5、工傷保險:
定義: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繳費方式:由單位繳費,職工個人不繳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社保的覆蓋范圍廣泛,包括我國所有城鄉居民以及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具體來說,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了我國城鄉全體居民;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覆蓋了所有用人單位及其職工。此外,被征地農民也按照國務院規定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