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旦節吃年糕
年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則為黏黍。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糍”等名稱。
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
2、元旦節飲椒柏酒
椒柏酒是由花椒和柏樹葉浸泡而成的,據古書記載,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而元旦節飲椒柏酒的傳統習俗主要在山東歷城、浙江嘉興一代。
3、元旦節吃餃子
食畢出門拜年,由近及遠,元午直到燒燈后。據此則唐牢丸近似餃子,而且有煮有蒸。
宋代食品中出現角子一詞,元代把餃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語,明代的餃子如《正字通》所說,稱餃餌、粉角、水餃子、蒸燙面餃。
此外還有水點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還把餃子稱作“煮餑餑”,元旦吃餃子興盛于明清時期的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