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竹原產中國華南地區,多生于丘陵山地溪邊,因稈葉細密,姿態優雅,常用作綠籬和盆景。
觀音竹又稱米竹、蓬萊竹,屬于是禾本科簕竹屬孝順竹的變種,株高可達7米,尾梢近直或略彎,下部挺直,竹子中空,表皮為綠色,葉子為長條尖型,嫩綠色。
觀音竹在微酸性或者是中性土壤中生長最為適宜,選用PH值在4.5-7.0之間的土壤最好,可用田園土:爐灰:有機肥比例為6:2:2來進行配置。
觀音竹比較喜陽,但是也耐陰,所以將其置于半蔭蔽半陽光的環境下養護是最適宜的,在夏季的正午的時候要進行遮陰,冬季時多曬太陽。
觀音竹喜濕潤的生長環境,栽種后第一次要澆透一次水,在之后的養護時,夏季每隔1-2天澆一次水,春秋兩季每隔4-5天澆一次水,冬季一周一次,不過具體澆水頻率還是與當地的氣候環境息息相關。
在觀音竹的生長期,需要每隔半個月施加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可以家庭配置豆餅肥,若是覺得麻煩,可以購買復合肥,注意冬季處于休眠期,要停止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