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之若鶩”是一個漢語成語,其中“鶩”是指野鴨。本意是指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 比喻許多人爭著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是含有貶義的成語。
?
狹義的野鴨指的是綠頭鴨,廣義的野鴨包括中華秋沙鴨、針尾鴨、綠翅鴨、花臉鴨等等。綠頭鴨是常見的比較大型的野鴨,適應性強、食性廣、耐粗飼、容易飼養(yǎng),素來被視為野味中之上品。
?
“趨之若鶩”出自《明史·蕭如薰傳》:“如薰亦能詩, 士趨之若鶩, 賓座常滿。”
說的是明朝萬歷年間,寧夏、青海等邊塞地方很不安定,有位鎮(zhèn)守邊關的總兵叫蕭如薰,在他聰明機智的妻子楊氏的參謀、鼓舞下,屢屢擊敗來犯的敵人,受到了朝廷的器重。
他不僅帶兵持重有方, 而且亦能寫詩文, 因此文人學士都喜歡到他家作客, 飲酒賦詩, 談論時事。
?
“趨之若鶩”的反義詞是敬而遠之、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