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中華民族第一大節,農歷正月初一,春節時,全家大團圓,除夕守歲、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清明節:農歷四月初五。清明節是唯一以節氣兼節日的民俗大節,主要指自然節氣,后來成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節日。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作為農歷五月初五的節名,起源于紀念屈原。
七夕節:農歷七月初七,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也有人稱為“乞巧節”。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時,人們都盡可能和家人團聚,共話豐收。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遠眺、插茱萸、飲菊花酒等活動。現在我國又將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