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劉氏所創“芍藥湯”即充分體 現了這一治療法:方中重用白芍,取其苦酸微寒,柔肝理脾, 調和氣血,而止瀉痢腹痛。《神農本草經》謂其:“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為君藥。黃連、黃芩苦寒,清熱燥濕,而解 腸中熱毒,以治濕熱成痢之本,為臣藥。大黃瀉熱祛積破瘀,使 積滯除、瘀血去,則下痢可止,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 ? ? 以木香、檳榔行氣導滯;當歸柔肝和血,與大黃合用,又有行瘀之用,即“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后重自除”之理。使氣行血活,積滯得下,則里急后重自解。肉桂辛熱,配在苦寒藥中是為反佐,可防苦寒傷中與冰伏濕熱之邪,配活血藥又可助行血之力。綜合全方,共奏清熱燥濕,調氣和血,柔肝理脾,化滯止痢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