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物——調查研究。格,就是確實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實事求是,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后發現規律,明辯道理。
(2)致知——認清本質。就是探究事物發展的本來面目和規律性。透過表面現象清晰事物本來的是非、美丑、善惡,而不是人云亦云,淺嘗輒止。
(3)誠意——意念誠實。發自于內心,不矯飾,不做作,不欺人,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
(4)正心——動機純正。就是要除去各種不良的情緒和邪念,不為誘惑所動,保持心靈的安詳。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心正自然不怕影子歪”。
(5)修身——提高修養 。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陋習,才能為別人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出發點。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
(6)齊家——經營家庭 。就是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他人。一個家庭后院經常起火的人哪有能力哪有精力去治理企業和國家呢?
(7)治國——以德治國 。以至善之德教化百姓,使百姓除舊布新,日新又新。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后天下平。
(8)平天下——天下太平 。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只有實行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