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誕節的來歷:
圣誕節又稱耶誕節,源自古羅馬人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本無關系。在基督教盛行羅馬帝國后,教廷隨波逐流地將這種民俗節日納入基督教體系,同時以慶祝耶穌的降生。
據說耶穌是因著圣靈成孕,由圣母瑪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耶穌的生日在歷史上并沒有記載,直到公元354年羅馬天主教會才規定12月25日為"圣誕節"。
2、圣誕節的傳說:
圣誕老人是基督教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傳說他是一位主教的化身,是個身穿大紅袍,長著白胡子白眉毛的慈祥老頭。
每年圣誕節,他都要從遙遠的北方坐著雪橇馳來,由煙囪進入各家,分送禮物,所以孩子們在圣誕之夜都把鞋襪放在壁爐旁。
當孩子們困倦地上床睡覺時,還忘不了把自己的鞋襪口朝上放大壁爐旁,希望圣誕老人帶來的禮物能裝滿自己的鞋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