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與保護是一門專科專業,屬于文化藝術大類下的文化服務類 ,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專業主要研究文物考古的基本理論知識,是一個文理交叉、理工滲透,現代科學技術與人文科學知識相結合的新興邊緣學科。目的是培養掌握文物保護修復相關的基本知識,具備應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手段進行文物修復與保護技術的能力,從事社會文化部門和文博行業文物修復 與保護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該專業學習的課程很多,首先是專業理論課程,包括《陶瓷鑒賞與保護》、《文物修復基礎》、《文物攝影與繪圖》、《新石器時代考古》、《博物館學》、《中國陶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等。其次是實踐課程,學生需要在校內進行教、學、做合一的實訓,以及在文博考古、圖書館,以及檔案館,以及各類從事文物修復與保護的企業進行實習。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眾多的珍貴文物,許多博物館里幾乎沒有專業文物修復人員,補齊文物修復人才缺口是文物保護工作的關鍵,所以該專業的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畢業生主要面向文物類機構,從事文物修復、文物保護、博物館設計、文物管理、文物鑒定等工作,或者面向教育機構,從事歷史教師工作。
全國范圍內,開設了該專業的特色院校有西安思源學院、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安陽學院等。
總結
1、文物修復與保護是一門專科專業,屬于文化藝術大類下的文化服務類,基本修業年限為三年。
2、專業主要研究文物考古的基本理論知識,是一個文理交叉、理工滲透,現代科學技術與人文科學知識相結合的新興邊緣學科。目的是培養掌握文物保護修復相關的基本知識,具備應用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手段進行文物修復與保護技術的能力,從事社會文化部門和文博行業文物修復與保護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