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李治與武則天唯一幸存的小女兒,她自幼體弱多病,母親武則天便讓女兒為出家為道士,取名“太平”。
武則天忙于攬權奪勢,無暇顧及親情血緣,便一直讓女住在了太平觀,直到20歲才如愿嫁給了附馬薛紹。婚后兩人相敬如賓,后來因為薛紹的哥哥參與謀反,薛紹便被杖責一百,餓死獄中。
后來武則天又親自安排女兒與已有家室的侄子武攸暨完婚,為了確保女兒的地位,武則天賜死了侄兒媳婦。武攸暨把前妻的死怪罪于太平公主,導致太平公主婚后常常獨守空房。
武則天登基以后,想極力鞏固執政地位,但太平公主只想做一個賢妻良母,過著平靜安穩的生活。兩段失敗的婚姻讓她性情大變,作風變得輕浮。太平公主逐漸認識到,只有掌握權力,才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為了奪得權利,太平公主將自己的男寵馮小寶、張昌宗等人獻給母親,讓她們替自己監視武則天的行動。
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兵變,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太平公主因恢復李唐江山有功逐漸開始干預政治。中宗李顯在位期間,韋后欲效仿武則天登基為帝,便毒死了李顯,讓其年幼的兒子李重茂登基。太平公主又與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了韋后,逼迫李重茂讓位于相王李旦,李隆基隨后被封為太子,太平公主因功被封萬戶侯,權利達到了頂峰。
太平公主認為李隆基年幼,朝政之事不把他放在心上。后來又逐漸認識到李隆基很有才能,準備另立太子。李隆基自然不愿意被自己的姑姑廢掉,于是兩人經常明爭暗斗。睿宗李旦為了維護李唐江山的和平,便決定把皇位讓給了太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深知皇權旁落,決定發動叛亂殺死害李隆基。事情敗露后,相關人員均被處死,太平公主最終也被李隆基賜死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