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這五種有毒動物合稱五毒。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影響,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也不盡相同,古代我國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認為每年夏歷五月端午日午時,五毒開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習俗。
谷雨以后氣溫升高,病蟲害進入高繁衍期,為了減輕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農家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谷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陜西一帶十分流行。老天津衛曾經有一項端午民俗,即食五毒餅,五毒餅是用模子刻好后蒸烤出來的,模子形狀不一,里面刻有五種“毒物”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