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區,江河縱橫,交通不便,貨物流通以及客運往來都需要木船載客運貨,每當河水湍急,大船需要前行時,就不得不靠人力拉船而行,就是這樣一群在激流險灘中與大自然搏斗的身影,創造了重慶的“纖夫文化”。
在那個年代,纖夫們吼著獨有的聲調,根據江河水勢的不同,明灘暗礁以及搖櫓扳橈的勞動節奏,編創出一些不同的號子,鼓舞激勵著一天的勞作。現在的川江號子已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算是對纖夫文化的一種認可。
此外,聞名于世的火鍋也是從纖夫手里創造出的,朝天門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后只要其肉、骨、皮,將牛內臟棄之不用,岸邊的纖夫就將其撿回煮熟食用,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的火鍋。
隨著科技的進步,纖夫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而留下來的卻是一種艱苦耐勞,拼搏奮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