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詞作于1929年重陽節,毛澤東在閩西征途中,欣逢重陽佳節,觸景生情,因成此詞。詞中描繪了深秋的戰地風光,表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看法。天空海闊,氣度恢宏。使人讀過以后,毫無感到肅颯之氣,而會受到無限鼓舞。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作品鑒賞
在歷代詩文中,重陽節與菊花結下了不解之緣。這首詞中“黃花”既非供隱士高人“吟逸韻”的東籬秋叢,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懷”的庭院盆景,而是經過硝煙炮火的洗禮,依然在秋風寒霜中綻黃吐芳的滿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質樸卻生機蓬勃,具有現實與象征的雙重性,帶有賦和比的特點。作者從大處著眼,從人生感悟落筆,擺脫了個人的榮辱得失,站在歷史的、宇宙的、人類的高度抒發一個革命者的壯志豪情。
唐國強,"朗誦會"微信公眾平臺共同發起人,表演藝術家。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