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聽人說建國后不許成精,卻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建國后不許成精的由來究竟是什么呢?
建國后不許成精,是網絡流行詞。原意為“建國后動物不許修煉成精”,經常用于調侃動物很可愛很聰明,常做出一些像人類的行為,說它們仿佛成精了。 在不斷的使用過程中,該詞用法不再單用于形容動物。 建國后不許成精一詞,最早源自于一條廣電局頒布的禁令。大概內容是:“9月到10月底,必須播愛國主義和反法西斯題材。嚴打婚外戀、一夜情。青春校園片可以出現早戀但不許成功,建國后動物不許修煉成精”等。也許是這樣的描述比較有趣,致使此令一出便迅速躥紅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