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是每年公歷的四月中旬。在潑水節上,人們會相互潑水表示慶祝,被潑的越多的人表示越受歡迎。
公元5世紀的古波斯地區,波斯人民在廣場上進行潑水活動,當時被稱為“潑寒胡戲”。在此之后“潑寒胡戲”由波斯經印度傳入緬甸、泰國和中國云南西雙版納等地。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云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也逐漸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潑水節的主要活動是潑水,這一活動的原始意義在于反映出了人們想征服干旱的樸素愿望”。同時,潑水節作為加強當地與全國人民溝通的重要紐帶,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