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那么造紙術是在哪個朝代發明的呢?
東漢和帝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首先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分散成纖維狀,再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成為紙漿。然后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用撈紙器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最后把濕紙貼在墻上曬干揭下就成為了紙張。隨后造紙術便傳向朝鮮、日本、阿拉伯、巴格達等地。14世紀意大利建起了很多造紙廠,再傳入英國等地。造紙術的發明使文字載體成本降低,推動了知識的普及與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