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起源于春秋時期,寒食節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后成為了君侯,分封群臣。唯獨介子推不愿受賞,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躲避山里。
晉文公的手下放火焚山,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于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漸漸地融入了清明節,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是千年如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