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期,劉禹錫在《石頭城》一詩中寫道,“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此畺|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边@里講述的就是被稱為六朝古都的石頭城。
赤壁之戰(zhàn)后,孫權把東吳的都城遷到了南京金陵,然后他又命人在清涼山原有的城基上加固城池,并取名為石頭城。此后數(shù)百年間,石頭城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更是成為了吳國、東晉、宋、齊、梁、陳六朝的都城。從唐朝開始,石頭城逐漸荒廢,劉禹錫也是在路過石頭城,對這里繁華不在的情況表示惋惜后才做出了這首詩。
直到五代十國時期,人們在石頭城上興建了一座興教寺后,這里便逐漸成為了集寺廟、書院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石頭城這座歷經(jīng)興衰與滅亡的文化古都,也就成為了南京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