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同州端午》;
【作者】唐·殷堯藩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整篇詩歌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現已收藏于唐詩宋詞之中,《同州端午》這首詩,表達了作者長期背井離鄉,而如今重返故里,歸心似箭的思想感情,來看一下其中需要注意的幾個詞,【鶴發】指的是白發,【尺】是量詞,在舊時是長度單位;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詩,先來看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說的是白發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長,離開家鄉三十五天就是端午節了;
我們接著往下看,接下來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說的是小孩子見了很高興又很驚訝,卻問哪個方向是故鄉呢?作者的足跡很廣,遍歷晉、陜、閩、浙、蘇、贛、兩湖等地去,生性喜歡游覽山山水水,因為游遍大江南北,所以長期的背井離鄉,使得如今返鄉歸心似箭;
這首詩一開頭,就刻畫了一個白發老人的形象,略寫了端午節的氣氛,然后就寫到小孩子見到自己的喜悅,想要盡快回到自己的故鄉,整首詩言簡意賅、明白如話,作者殷堯藩,是唐代詩人,浙江嘉興人,約唐文宗太和初年前后在世,性簡靜,美風姿,工詩文,好山水,與馬戴、沈亞之是詩友;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