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贈(zèng)別二首·其二》;
【作者】唐·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是組詩作品的第二首,這一首著重寫惜別,描繪與歌妓在宴席上難舍難分,來看一下這首詩的大概意思,聚首如膠似漆,作別卻又無情,只覺得宴席上想要笑卻笑不出聲,案頭上的蠟燭有心,它還會(huì)依依惜別,你看它,替我們流淚直流到天明;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詩,先來看詩的第一句,【多情卻似總無情】,明明多情,偏從【無情】著筆,而且一個(gè)【總】字,又加強(qiáng)了語氣,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愛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于他覺得,無論用怎樣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多情;
接下來第二句,【唯覺樽前笑不成】,要寫離別的悲苦,他又從【笑】字入手,一個(gè)【唯】字表明詩人是多么想面對情人,舉樽道別,強(qiáng)顏歡笑,使所愛之人可以歡欣,但因?yàn)楦袀x別,卻擠不出一絲笑容;
接下來詩人又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上,那燃燒著的蠟燭,借物抒情,【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人帶著極度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都帶上了感傷的色彩,蠟燭本來就是有燭芯的,所以說【蠟燭有心】,而在詩人的眼里,燭芯卻變成了【惜別】之心,把蠟燭擬人化了,在詩人的眼里,蠟燭的“眼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公的離別,而傷心的“眼淚”,【到天明】三個(gè)字,又點(diǎn)出了告別宴飲時(shí)間之長,這也是詩人不忍分離的一種表現(xiàn);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nèi)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