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成語是【邯鄲學步】,這個成語意思是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貶義成語。
邯鄲學步出自《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戰國時,有個人到趙國邯鄲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的姿勢很美,就跟著別人學,結果不但沒學會,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后人由此提煉出成語“邯鄲學步”。這就是成語“邯鄲學步”的由來。
【邯鄲學步】是一個偏正式結構的成語,在句子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邯鄲學步】的近義詞有【鸚鵡學舌、東施效顰】等,其中【鸚鵡學舌】指鸚鵡學人說話,比喻人家怎么說,他也跟著怎么說。【東施效顰】比喻盲目地胡亂模仿,效果適得其反。【邯鄲學步】的反義詞有【標新立異、獨辟蹊徑】等。
那我們怎么用邯鄲學步這個成語來造句呢?學習外國經驗不能邯鄲學步,連我們自己成功的經驗都丟了。
如果用【邯鄲學步】來成語接龍,則可以接:步步登高、步調一致、步履蹣跚,步步為營、步步蓮花等。
好了,本期視頻就到這里,以上就是成語邯鄲學步的全部介紹,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