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的法定節假日,時間是每年的公歷4月5日或前后,曾經清明只是一個節氣,后來與寒食節合并就成了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一起,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讓我們一起看看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吧;
清明節首先是掃墓祭祖,清明節這天人們通常都會去掃墓祭祀祖,緬懷先人,掃墓是清明節最主要的活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文化傳統;
其次可以踏青,踏青也可以叫做春游,清明的時候正好是大地回春的時候,除了掃墓之外,也可以在郊外游玩一番,領略春天的生機勃勃,一解冗長冬天的煩悶;
然后在清明節還可以植樹,清明前后雨水充足,種植樹苗的成活率較高,自古以來人們就有在清明植樹的習慣,甚至有人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
接下來是放風箏,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可以放松人們的精神,同時鍛煉身體,讓冬天攢下的煩惱和病痛,像風箏一樣隨風飄去;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之一,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為秋千,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