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畢雨箕風】;
原來指民性如星,星好風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澤,可以用作賓語,指官吏施仁政應順應民情,后用來頌揚統治者施仁政的詞,出自《書·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孔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亦民所好。’”
這兩個“星”字,前者指箕星,后者指畢星,都是二十八宿之一,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庶民只是星星,月亮在經過箕星時多風,在經過畢星時多雨,畢星喜歡雨,也就是順應庶民的喜好,比喻統治者應該順應民情,了解人民的需要與喜好,以“仁”治天下;
杜光庭的《晉公北帝醮詞》中也有用到這個成語:“使雷車電椅,掃蕩四方,畢雨箕風,穌舒品物。”它的近義詞有【箕風畢雨】,那對于這個成語我們怎樣造句呢?例如,歷代暴君若是畢雨箕風,順應民意,怎么會落到滅亡的下場呢?
好了,本期內容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