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下雪的早晨》;
《下雪的早晨》這首詩歌是艾青寫于1956年的作品,同時也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12單元“雪”的第二篇課文,這首詩歌共三節,第一小節描寫的是下雪的實景,抓住了【大】、【白】、【靜】的特點,接著第二小節主要寫艾青,由雪聯想出一個小孩在夏天樹林的早晨玩耍的情景,最后第三小節就是把眼前的雪景,和夏天對孩子的印象結合起來,寫自己的想象,表達自己對小孩的惦念;
一起看這首詩的第一小節和第二小節,雪下著,下著,沒有聲音,雪下著,下著,一刻不停,潔白的雪,蓋滿了院子,潔白的雪,蓋滿了屋頂,整個世界多么靜,多么靜。看著雪花在飄飛,我想得很遠,很遠,想起夏天的樹林,樹林里的早晨,到處都是露水,太陽剛剛上升。一個小孩,赤著腳,從晨光里走來,他的臉像一朵鮮花,他的嘴發出低低的歌聲,他的小手拿著一根竹竿。他仰起小小的頭,那雙發亮的眼睛,透過濃密的樹葉,在尋找知了的聲音……他的另一只小手,提了一串綠色的東西,一根很長的狗尾草,結了螞蚱、金甲蟲和蜻蜓,這一切啊,我都記得很清。
讀了這首現代詩之后,可以發現整篇詩歌,體現了那個特定環境中作者的心境,詩人寄托了對一個小孩的思念,表達了對童年的期盼向往,那應該是臉像鮮花,眼睛發亮、腳踏露水,在大自然中盡情嬉戲的場景;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關于《下雪的早晨》的全部內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