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么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國的傳統文化,端午節吃粽子主要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是為了表示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下面我們來看看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了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著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后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后,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
在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尸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就這樣年復一年,慢慢就發展成了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的習俗;
在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特定的節日習俗,無論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粽子來祭奠屈原,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依然承襲著傳統,都會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這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慰藉,這是對屈原的懷念,也是對歷史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