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子夜四時歌四首·秋歌》;
【作者】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寫的是秋景,戍婦為征人織布搗衣的事情,這首詩的大概意思是說,長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萬戶都傳來陣陣的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的,是思婦們對玉門關外的,綿綿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掃平胡虜,夫君從此不再遠征,這篇《秋歌》,寫的是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雖沒有直接寫愛情,卻在字里行間都滲透著真摯情意;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詩,首句【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了【秋月揚明輝】的季節特點,【見月懷人】是古典詩歌傳統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所以寫月也有起興的意義,秋風總是撩人愁緒的;
所以接下來詩人寫道,【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這兩句便是對思婦的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用【總是】兩個字,情思益見深長,此情之濃,不可遏止;
于是便有了結尾兩句,【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后世的一些人偏愛【含蓄】,認為刪去末尾兩句,作為一首絕句更好,其實未必是這樣,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不必故意使用那種吞吞吐吐的用語,從內容上來看,末尾兩句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容了,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