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給大家講解的是《沉醉東風(fēng)·秋日湘陰道中》;
【作者】元·趙善慶
山對面藍(lán)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點破瀟灑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這首小令描寫了湘陰道中的景色,其中【沉醉東風(fēng)】是曲牌名,【湘陰】指的是湖南湘陰,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南岸,【岫】指的是山峰,【濯】是沖洗,【瀟湘】是湖南的兩條大江,這里是以瀟湘指洞庭湖一帶,來看一下這首詞的寫作背景,在某個秋日,詩人行走在湘陰道上,看到美麗宜人的秋景,便忍不住自己內(nèi)心的喜悅,有感而發(fā),便寫下了這首小令;
一起來看一下這首詞,【山對面蘭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這兩句寫的是遠(yuǎn)景,在【山對面】行走,作者看到對面的山上層巒疊翠,路邊的小草已經(jīng)長到人的半腰高,染綠了整個沙洲;
接下來兩句【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寫的是近景,這兩句才真正體現(xiàn)出了秋意,秋天里,果實累累,成熟的橘柚,顏色青黃相間,傲然挺立在秋風(fēng)中,被秋雨洗滌過的蘆葦,花開叢叢;
接下來的一句,【隔滄波隱隱江樓】,詩人站在江邊遠(yuǎn)眺,隔著煙波浩渺的江面,隱隱看到了矗立在江對面的高樓,再往后看結(jié)尾的兩句,【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畢竟是秋天到了,雖然還有青青的草木,但萬物還是開始零落,幾片黃葉兒和殘敗的柳樹,告訴詞人湘瀟的秋天到了;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nèi)容,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