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婦女節一般指國際勞動婦女節,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又稱三八婦女節、三八節、婦女節、國際婦女節,是在每年的3月8日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和取得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是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慶祝的節日。
在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的網頁上,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于20世紀初期一系列的婦女運動大事,這些事件包括:
1909年3月8日,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為爭取應有權益、平等和自由舉行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游行并最后取得了勝利,這是歷史上勞動婦女第一次有組織的群眾斗爭。
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多個國家的婦女首次舉行了慶祝婦女節的集會和游行。從此,紀念“38”婦女節的活動逐漸擴大到了全世界。
1917年3月8日,俄國彼得格勒女工,舉行了慶祝國際婦女節的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與和平”,參加了有9萬男女工人進行的罷工,拉開了俄國二月革命的序幕。
正是20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中國首度公開、正式慶祝“三八”婦女節是在1924年3月的廣州,當時正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3月8日,我國各界女性在何香凝的領導下,在廣州舉行了國內第一次公開紀念“三八”婦女節的活動。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于3月8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三八”國際婦女節已經成為了聯合國的紀念日。
總結:
在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的網頁上,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于20世紀初期一系列的婦女運動大事,這些事件包括:
1909年3月8日,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為爭取應有權益、平等和自由舉行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游行并最后取得了勝利,這是歷史上勞動婦女第一次有組織的群眾斗爭。
1911年3月19日,奧地利、丹麥、德國和瑞士等多個國家的婦女首次舉行了慶祝婦女節的集會和游行。
1917年3月8日,俄國彼得格勒女工,舉行了慶祝國際婦女節的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與和平”,參加了有9萬男女工人進行的罷工。
正是20世紀初這一系列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成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