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個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熱鬧、最盛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風俗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貼窗花和倒貼“?!弊衷诖皯羯腺N上各種剪紙的窗花,它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春節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
4、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5、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用爆竹聲除舊迎新。
6、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