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青綠茶的干燥方式是在高溫和高濕的環境下,使用高壓蒸汽蒸烤茶葉。這個過程通常需要15-20分鐘,使茶葉的外層微微變黃,內部保持綠色。之后,茶葉會被放在架子上晾干,再經過篩選、分類和包裝等后續加工步驟。這種干燥方式能夠保留茶葉的綠色和清爽口感,使得蒸青綠茶具有極高的品質和價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綠茶的5種殺青和干燥方式,加熱殺青、熱蒸汽殺青、炒干、烘干、曬干,殺青工序也是綠茶品質形成的基礎,殺青主要分為加熱殺青和熱蒸汽殺青兩種方式,而殺青之后,需進行干燥工藝,干燥工藝又分為炒干、炒干、曬干三種方式。
綠茶的制作工藝簡單概括為采摘、殺青、揉捻、干燥。
其中,殺青是指利用高溫迅速破壞茶葉中酶的活性,阻止多酚類物質的酶性氧化,讓鮮葉喪失部分水分,讓茶葉便于后續制作。殺青工序也是綠茶品質形成的基礎。
殺青大體來講有3個作用:
1、破壞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
2、散發青草氣,增加茶的香氣
3、炒軟茶葉,方便后續制作
高溫殺青使鮮葉中的水分產生汽化作用,葉片部分失水后葉質變得柔軟,韌性增加,可方便后續的揉捻和造型。
殺青工藝可分為加熱殺青和熱蒸汽殺青兩種方式。
而殺青之后的進行干燥工藝,干燥又分為炒干、烘干和曬干三種方式。
于是根據殺青方式和干燥工藝的不同,綠茶大體上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蒸青綠茶四類。
綠茶的四個種類
1、炒青綠茶
指干燥以炒為主(或全部炒干),形成香氣濃郁高爽,滋味濃醇厚爽的炒青綠茶風格。其中,龍井就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炒青綠茶。
2、烘青綠茶
指干燥以烘為主(或全部烘干),形成的是香氣清高鮮爽,滋味清醇甘爽的風格。烘青綠茶的香味不及炒青綠茶濃郁。典型的烘青綠茶有黃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3、曬青綠茶
指干燥以曬干為主(或全部曬干),形成的是香氣較高,滋味濃厚,有日曬氣味的曬青綠茶風格。曬青綠茶以云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
4、蒸青綠茶
蒸汽殺青是我國古代沿用至今的殺青方法,利用蒸汽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干茶色澤深綠,茶湯碧綠和葉底青綠的“三綠”品質特征,香氣清高,滋味清爽。產于湖北省恩施市東南部的恩施玉露是蒸青綠茶的典型。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們,昵茶網將持續輸出專業全面的茶知識。
綠茶按殺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可分為哪幾種?
因干燥方法不同,分炒干、烘干、風干、曬干。
1、炒青綠茶:由于在干燥過程中受到機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故又分為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等。
2、曬青綠茶:用日光進行曬干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兩廣、四川,云貴等省也有少量生產。曬青綠茶以云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
3、蒸青綠茶:利用蒸汽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茶色深綠,茶湯淺綠和茶底青綠的三綠特征的茶,但香氣比較原始,較悶,給人青澀的感覺。
擴展資料:
用戶喝茶注意事項:
1、餐前、睡前飲用綠茶:用戶餐前喝茶容易刺激腸胃(尤其是綠茶),睡前喝茶則容易影響睡眠品質。茶中含有鞣酸,會影響鐵質吸收,因此有缺鐵性貧血的人要喝茶的話應該選在餐與餐之間飲用。
2、綠茶水過濃或置放太久:濃茶與置放太久的茶湯,都容易刺激腸胃。
3、茶湯過燙時:飲燙茶對用戶口腔及食道有害。喝茶雖可防癌,但用戶喝得太燙反而增加罹患食道癌的危險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殺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綠茶
綠茶按殺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可分為哪幾種?
重答:因殺青方法不同,分炒熱殺青和蒸青殺青兩類(即炒青、蒸青)。因干燥方法不同,分炒干(炒青)、烘干(烘青)、風干和曬干(曬青)。
綠茶主要以工藝中干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分為哪四種,分別寫出它們的制作方法?
炒青,烘青,蒸青,曬青,四種,
龍井就炒青,白茶是烘青,沫茶是蒸青,曬青不常見
按干燥方式不同綠茶有哪三種
1. 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也叫做經典綠茶,是以手工或機器將新鮮茶葉進行高溫炒制,讓茶葉斷裂氧化酶活性,達到抑制酶活性的效果。這種炒制方式能夠保持茶葉的天然香氣和味道,在各地都有所推廣。炒青綠茶能讓身體得到保健,且能滋潤肌膚。
2. 蒸青綠茶
蒸青綠茶,又稱日式綠茶,是日本綠茶制作的其中一種方法。在這種方法中,鮮茶葉經過蒸汽處理后,再進行揉捻和干燥。這種處理方式可以有效保留茶葉中大量的天然營養成分。蒸青綠茶口感清新,沁人心脾,非常適合在夏季飲用。
3. 烘青綠茶
烘青綠茶是將新鮮的茶葉進行烘干處理,從而保護茶葉的天然香氣。這種處理方法能夠有效地減緩茶葉的氧化,使得茶葉在炒制時不失色澤。烘青綠茶口感醇厚,有著非常獨特的茶香和口感,深受茶葉愛好者的歡迎。
結論
以上是按干燥方式不同的綠茶有哪三種,它們分別是炒青綠茶、蒸青綠茶和烘青綠茶。這三種方法各有優劣,根據生活及個人口味可以選擇不同的綠茶。但無論是哪種綠茶,飲用時得以保持茶葉的天然香氣和味道。茶葉中的天然營養物質,能為身體的健康提供協助,常喝有助于美容養顏。
手工綠茶制作工藝流程
手工綠茶制作流程如下:
綠茶的基本工藝流程分殺青、揉捻、干燥三個步驟。殺青方式有鍋炒加熱殺青和熱蒸汽殺青兩種,以熱蒸汽殺青法制作的綠茶稱做“蒸青綠茶”,以炒鍋加熱殺青法制作的綠茶有三種干燥方式︰炒干者稱“炒青”,烘干者稱“烘青”,曬干者稱“曬青”。所以,綠茶包括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和蒸青綠茶四類。
炒青綠茶茶葉外形千姿百態,有扁平、尖削、圓條、直針、卷曲、平片等多種形態。沖泡后,多數牙葉成朵,清湯綠葉,香高味濃,回味甘甜。
烘青綠茶外形不如炒青綠茶那樣光滑緊結,但條索完整,嘗顯峰苗,白毫顯露,湯色綠潤,葉底嫩綠明亮,香氣清鮮,滋味醇厚。
蒸青綠茶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茶類,其蒸焙方法載于唐代陸羽著的《茶經》。其法是將鮮葉蒸軟,然后揉捻、干燥而成。蒸青綠茶具有“三綠”的特點︰色綠、湯綠、葉綠。現在日本飲用的茶大多就是蒸青綠茶加工而成的。
1.殺青
殺青對綠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
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紅變;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造條件。隨著水分的蒸發,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從而是茶葉香氣得到改善.
除特種茶外,該過程均在殺青機中進行。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殺青溫度、投葉量、殺青機種類、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制約。
2.揉捻
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于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之分。所謂冷揉,即殺青葉經過攤涼后揉捻;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于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于條索緊結,減少碎末。
綠茶的主要工藝是什么?
綠茶屬于不發酵茶,其炒青和干燥的方式是綠茶制作工藝中的重要環節。綠茶用茶樹的嫩芽、嫩葉制成。按照綠茶炒青和干燥的方式,綠茶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曬青綠茶,代表性名茶為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等。
①工藝:殺青(炒青、烘青、蒸青、曬青)—揉捻(改變茶葉的形狀)—干燥(固定形狀,使水分保持在3%~5%之間)。
②干茶:干茶以綠色為主,由于茶區環境、地理位置不同,茶葉的顏色不同,有翠綠色、黃綠色、碧綠色、墨綠色等。因工藝不同有扁形、螺形、蘭花形、條形、針形等。
③湯色:以綠色為主、為輔。
④香氣:清新的綠豆香、菜香。品種不同,茶葉的香氣不同。
⑤滋味:滋味淡,微苦。綠茶內質的各種成分完全屬涼性茶。富含葉綠素、維生素C、咖啡因,較易刺激神經。
綠茶-黃山毛峰
各種綠茶有什么區別?
在中國,綠茶是消費最大的茶。綠茶類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分類相當地詳細。產區也不像烏龍茶、普洱茶一樣地集中。
綠茶按照加工工藝分類,與功效無關。
綠茶的加工工藝為:鮮葉、殺青、揉捻、干燥。綠茶由于其加工工藝與原料嫩度的差異,品質特征差異明顯。根據殺青和干燥方式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烘炒結合綠茶、曬青綠茶、蒸青綠茶等等。
殺青方式分為三種,鍋炒殺青、蒸汽殺青;干燥方式分為三種,炒干、曬干、烘干。
各種綠茶的區別
除開原料品種不同之外,加工方式不同的綠茶在外形、滋味上有很大的差別。
炒青綠茶。可以算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茶,在初加工時是以炒干為主要干燥方式。西湖龍井就歸屬于炒青綠茶。炒青綠茶一般會有豆香,板栗香。香氣濃郁,滋味濃醇厚爽。
烘青綠茶。相較炒青綠茶比較少見,常作為花茶窨制的原料,干燥則是以烘干為主。烘青綠茶的分類下,也不乏名優綠茶,像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等。烘青綠茶的干燥溫度不及炒青高,香氣也是如此,但滋味醇爽回甘。
烘炒結合型綠茶。烘炒結合型綠茶,顧名思義,就是結合了以上兩種茶的特點,既有炒青綠茶的高揚香氣,又有烘青綠茶的鮮爽滋味。
曬青綠茶。是指靠日光曬干的綠茶。曬青綠茶是云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也就是生普的原料。但如果碰上了陰天活著其他惡劣環境,成茶可能會帶有悶味。
蒸青綠茶。蒸青綠茶是指殺青時以蒸汽作為殺青方式的綠茶。蒸青綠茶在外形上表現很好,干茶色澤深綠,湯色碧綠。但由于殺青溫度較低,香氣較悶,帶青氣。滋味上來說,澀味也較重,不及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
綠茶制作過程中的“炒青”和“蒸青”是怎樣的區別
綠茶的基礎關鍵工藝有三個
殺青——揉捻——干燥
殺青方式有兩種:蒸青和炒青
干燥工藝分三個:炒干,烘干和曬干
蒸青綠茶指的是按殺青工藝里蒸法做成的綠茶
炒青有一點點復雜
前后都用炒的,算炒青
殺青用炒青,干燥用烘青的。一般算烘青(也有算半炒半烘的。)
蒸青主要流行于明代之前。
日本茶道保留的就是宋代的徑山茶宴。
日本常喝的綠茶就是蒸青里的抹茶和煎茶
中國的蒸青也有,但是少的多了(主要是玉露)。出名的有恩施玉露,新林玉露
綠茶干燥為什么要分段進行?各階段的適度標準如何掌握?
綠茶按制法可分為四大類,即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
綠茶制造
(1)殺青 殺青對綠茶品質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須認真對待,操作上應嚴格要求。 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鍋溫、投葉量、機種、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互相制約,不能機械地加以分割。 鍋溫:殺青要達到破壞酶的活性、蒸發水分、產生香氣等目的,就必須有一定的鍋溫才能實現。生產實踐證明,殺青鍋溫過低,鮮葉下鍋時聽不到鍋內有茶葉爆聲,必然會出現紅梗紅葉,導致茶葉品質下降。 殺青葉產生紅變的原因,就是殺青時葉子受熱不足,葉溫上升緩慢,不能在短時內使酶蛋白變性凝固,相反還激化了酶的活性,致使無色的茶多酚發生酶促氧化,迅速變成紅色的氧化物,這就是殺青葉產生紅梗紅葉的基本原因。 茶葉中酶的活性開始是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溫度達到40-45℃時,酶的活性最激烈,如溫度繼續升高,酶的活性就開始鈍化,當葉溫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破壞。因此,在殺青前期若能使葉溫迅速升高到70℃以上,便能有效地防止紅梗、紅葉產生。 殺青溫度高,固然能迅速鈍化酶的活性,但溫度過高對茶葉品質也不利,會使茶葉產生焦斑、爆點,尤其是嫩芽尖和葉緣易被燒焦,這是產生煙焦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用普通溫度表測定茶鍋的溫度,目前方法很不統一,且誤差很大,還難于確切地表達殺青鍋的實際溫度。例如用水銀溫度表測定鍋溫,由于溫度表與鍋壁的接觸面積小,當鍋底呈暗紅色時也只有300℃ 左右,但生鐵達到暗紅色時,其實際溫度是500-700℃。呈橙時,為1000℃左右。故采用溫度表所測得的鍋溫遠遠低于鍋壁的實際溫度。 據試驗,采用熱電隅測定機械的鍋式殺青,要不產生紅梗紅葉,鍋溫應不低于400℃;要不產生煙焦氣,鍋溫應不高于470℃。為取得既無紅梗紅葉,又無煙焦的殺青葉,應先加蓋悶殺2分鐘,使葉溫迅速上升到65-70℃,再揭蓋揚抖殺至完成,其最佳的鍋溫應是430-460℃。在這個范圍內,即使在黑暗條件下也看不出鍋子發紅,在自然光照下也僅是鍋面微徽有點 “灰白”。但在生產中,殺青時往往把鍋子燒得通紅,其實際溫度遠遠超過500℃,這是造成煙焦茶的主要原因。 嫩殺與老殺:所謂嫩殺,即時間適當短一點,水分適當少蒸發一點。與此相反則為老殺。一般地講,嫩葉應當老殺,老葉應當嫩殺。因嫩葉含水多,酶的活性又強,葉的韌性大,粘性重,適當老殺有利于提高品質。老葉含水少,酶活性較低,適當嫩殺有利于形成條索,減少碎末茶。殺青程度的掌握一般靠感官鑒定一當殺青葉達到手捏成團,稍有彈性,嫩梗不易折斷;色澤墨綠,葉面失去光澤,葉減重率約40%時為殺青適度。 殺青太嫩,經揉捻后碎茶片多,外形條索差,香氣帶生青,滋味顯澀口,殺青太老,揉捻后末茶多,成條困難,亦易產生煙焦。100公斤鮮葉,經殺青后重量在63公斤左右為適度,殺青葉的含水率大致是60%。不同老嫩程度的鮮葉,殺青葉較適合的含水率如下表所列。
綠茶的蒸青工藝具體是怎么做的?如果要做成綠茶粉,從蒸青到最后出來的粉末,中間又有哪些加工步驟?...
采用蒸汽殺青制成的綠茶稱“蒸青”,有“中國蒸青”、“日本蒸青”、“印度蒸青”等,日本的蒸青茶產量最高。
蒸青茶是以蒸汽殺青制造而成的綠茶。早在唐代就已開始生產,那時的蒸青綠茶是蒸青團餅茶。以后蒸青茶的制法傳到日本,沿襲至今,發展成現在日本的蒸青綠茶,其中蒸青煎茶是主要產品。
蒸青煎茶的工藝過程分貯青、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等工序。
蒸青煎茶的鮮葉原料,宜采摘葉綠素含量高的嫩芽葉,并盡量實行現采現制,因此要求盡量保持鮮葉的新鮮度。如葉量較多時,需要通風貯青,不要損傷芽葉,控制溫度并保持一定的濕度。
鮮葉進入蒸青機,用100℃的熱蒸汽將葉子蒸軟,時間約30秒鐘,葉溫可達98℃。蒸青以后,葉子進入葉打機,冷卻并去除葉表多余的水分,然后進行粗揉,通入95℃熱風,粗揉時間約45分鐘,散失部分水分,使葉子減重55%左右。然后揉捻20分鐘,初步成條后進行中揉,邊揉壓邊通入熱風進行散失水分,約經40分鐘后,葉子減重70%,再進行精揉。
精揉溫度90℃,使葉溫達40℃左右,約經40分鐘左右,葉子減重75%。最后進行烘干,烘溫80℃,約經30分鐘左右,茶葉含水量達5%時即完成烘干。攤涼冷卻后就可進行包裝,為防止變質,宜采用抽氣真空包裝的方法。
蒸青煎茶的品質特點是,香清、味醇及三綠(即干茶色澤綠、湯色綠、葉底綠)。日本人稱這種蒸青煎茶為具有真色、真香、真味的天然風味茶。目前我國生產的蒸青煎茶主要是外銷日本,內銷數量極小。
“中國蒸青”有仙人掌茶、煎茶和玉露茶等。為詩仙李白贊嘆的湖北仙人掌茶品質較有特色,外形片狀似仙人掌,翠綠色,茸毛披露,香味清鮮爽口。
蒸青品質特征
蒸青茶應具有三綠特征,即干茶深綠色、茶湯黃綠色、葉底青綠色。大部分蒸青綠茶外形做成針狀。日本蒸青分玉露茶、碾茶、煎茶等。
玉露茶
采用覆蓋茶園的細嫩鮮葉制成,成茶針形,三綠特征是干茶墨綠、湯色碧綠、葉底青綠,有類似紫菜的香氣,稱“蒙香”,為日本高級蒸青綠茶的特色。
碾茶
也是用覆蓋茶園的鮮葉制成,蒸汽殺青后不揉捻,將原葉烘干,干茶濃綠,飲時再將干茶碾碎沖泡。
煎茶
采露天茶園的鮮葉制成,外形針狀,滋味中帶青澀,屬普通蒸青。
蒸青制作工藝
殺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
蒸青產地
中國、日本、印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