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餅茶的好壞可以先看外包裝,以包裝結實,無白霜、潮濕問題為好,反之則不好。
其次看茶餅,以條索完整,色澤均勻,外形正圓為好,以色澤不均勻,外形不端正較差。
另外可以看湯色,以紅艷明亮為好,以渾濁不濃較差。
七子餅茶的好壞可以先看外包裝,以包裝結實,無白霜、潮濕問題為好,反之則不好。
其次看茶餅,以條索完整,色澤均勻,外形正圓為好,以色澤不均勻,外形不端正較差。
另外可以看湯色,以紅艷明亮為好,以渾濁不濃較差。
云南七子餅茶的真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
1. 包裝鑒別:正宗的云南七子餅茶包裝應該具備正規廠家的標識,包裝紙質感好,有質量標識和出廠日期等信息,不易撕爛。
2. 餅形鑒別:正宗的云南七子餅茶每個餅的重量和長度應該一致,正面畫面清晰,花卉和字體線條清晰,絲線精細,整個餅品色明亮有光澤,且沒有蟲蛀或其他瑕疵。
3. 氣味鑒別:正宗的云南七子餅茶干茶氣味非常濃郁并且獨特,有草木清香、陳年陳香、果香等味道,如果聞到異味或者沒有氣味就是有問題的。
4. 湯色鑒別:正宗的云南七子餅茶泡出來的茶水顏色應該是橙黃色的,清澈明亮,無雜質和污點。
5. 口感鑒別:正宗的云南七子餅茶口感醇厚、綿柔、香濃,甘甜且回甘留香,喝完味道悠長,如果口感刺激或平淡無味就有問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如何辨別七子餅普洱茶?
七子餅如何挑選?肯定不能簡單的一篇而論!看內票、內飛、餅身、湯色、品飲、葉底等等多方面去論述!今天就由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藏家”掌柜魯文鋒先生來講講《如何通過七子餅的餅身看真偽》!
魯文鋒先生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成為“普洱教父”白水清嫡傳弟子,歷年收藏了百年宋聘、1952年紅印、92方磚等珍品老茶,2016年當選為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堪稱名副其實的“普洱藏家”。
餅茶的餅身,形狀隨著壓模的模具而有不同,厚度也隨著壓模的重量與蒸壓等工序上的變化而改變,從餅身上面,我們也可以讀出許多信息。
最容易鑒別的信息是餅身大小,例如大黃印七子餅與小黃印七子餅的命名,主要就是依據餅身大小來說的,前者標準重量375克,后者標準重量357克。
除了大黃印七子餅之外,大藍印七子餅的重量與大黃印七子餅一樣是375克,這個重量與較大的餅身,也就成了目視時,區隔大藍印七子餅和早期7572七子餅的主要方式之一了。
《圖片攝于普洱茶續》
還有一款8582七子餅的餅身,因為比較大,也常被拿來與其它的8582七子餅區隔,這款8582七子餅雖然餅身較大,但是重量還是357公克,所以厚度上,特別是邊緣的厚度明顯偏薄。
如下圖所示,同樣的七子餅,因為餅身大小不同,筒包也就有明顯差別。
《圖片攝于普洱茶續》
根據勐海茶廠老茶人的說法,餅身重量較重的七子餅,是南天公司的訂制品,由于南天公司從1985年開始辦茶,因此這個說法直接影響了大藍印七子餅與大黃印七子餅的年份。
我們從市面上的茶品來歸納,可以發現南天公司辦的茶品中,橙印七子餅系列的茶品,重量的確比較重。
但那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會不會老茶人記憶中的茶品,是這些橙印系列的七子餅呢?
由于十年的記憶已屬遙遠,而且當年的時空歷史背景下,硬要老茶人完整精準地記憶,實屬苛求,所以對于這兩款茶品的真實年份,或許要等到更進一步資料的出爐來佐證了。
《圖片攝于普洱茶續》
七子餅的形狀是在蒸壓成型的時候決定的,壓制前毛茶要裝袋蒸軟,勐海茶廠的七子餅制作,壓制的模具并不控制餅身側邊的形狀,所以餅身邊緣的形狀是壓制時,毛茶的向外擠壓力,與撐開裝袋的反作用力共同決定的。
由于施力與受力未必均勻,也就造成餅茶邊緣的不規則形狀了,勐海茶廠稱這種不規則形狀的邊緣為泥鰍邊。
內行的茶人甚至可以透過泥鰍邊的形狀,就能初步識別茶品是否是勐海茶廠出品的了。
《圖片攝于普洱茶續》
對于一般人而言,可以拿某些機器壓制的新茶餅,或是廣東茶廠壓制的茶餅來比較,不難區隔彼此的差異。
由于泥鰍邊已經變成一種識別特征,所以如果見到餅茶茶身呈正圓,或是從側面觀察發現厚度很均勻時,就要注意是不是仿品了。
以上就是魯文鋒先生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
文章參考:鄧時海、耿建興著《普洱茶續》
普洱茶七子餅內飛怎么鑒別 怎么鑒別普洱茶優劣
優質普洱茶在七個方面都有突出的特征,即:質、形、色、香、味、氣、韻俱佳,這七大特征鑒別普洱茶是否優質。
一是質:質即原料好,因各產茶區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植被各不相同,原料上又分古樹茶、臺地茶、春茶、秋茶等,原料是任何優質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質基礎。
二是形:即茶葉的條形,條形是否完整,是否緊結和清晰;葉老或嫩,老葉較大,嫩葉較細;看干茶色澤和凈度;優質的云南普洱條索肥壯,斷碎茶少;反之,質量差的普洱茶,條索細緊不完整。
三是色:優質的普洱茶干茶色澤棕褐或褐紅(豬肝色),且油潤有光澤,湯色以紅濃明亮;質量差的普洱茶色澤黑褐、枯暗無光澤,湯色紅而不濃,欠明亮,有的甚至發黑、發烏,俗稱“醬油湯”。
四是香:普洱茶香氣是決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子之一。優質的云南普洱干茶陳香顯露(有的會含有菌子干香、中藥香、干桂圓香、干霉香、樟香等,并無異、雜味;而品質差的普洱茶稍有陳香或只有陳氣,甚至帶酸餿味或其它雜味。
五是味:味是普洱茶在品飲中與其他茶類有著顯著區別的特征。其主要是從滑口感、回甘感和潤喉感來感覺;優質的普洱茶滋味濃醇、滑口、潤喉、回甘,舌根生津;反之,質量差的普洱茶滋味平淡,不滑口,不回甘,舌根兩側感覺不適,甚至產生“澀麻”感。
六是氣:氣除了我們常說的足、厚、正茶氣外,還是一個哲學概念;氣是品鑒玩味普洱茶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使人流連忘返、讓人有依賴性的基礎。
七是韻:通俗的講就是涼的感覺,這種感覺讓你在口腔中能感受到帶著自然山野氣韻的涼涼的從喉嚨下去,沉下去,越持久越好,越深沉越好。
大益七子餅茶生茶怎么辨別真偽
老茶友從外觀+口感上很容易區別真假大益,你如果不能從這兩方面分辨,那么別去碰老茶,新茶從大益指定經銷商那里采購。
下面生茶的防偽標記,僅供參考。
如何鑒別茶葉真偽
鑒別方法如下:
一看。新茶葉呈嫩綠色,老茶葉呈深綠色,葉緣呈鋸齒狀,有16至32對齒,葉端呈凹形,其嫩梗呈扁圓形,葉背有白絨毛,外形條索緊細,細嫩茶葉含筋梗,色澤黃綠,干凈均勻,花干黃白色;假茶葉,無上述明顯特征,顏色枯滯,看水色,葉底顏色既無紅茶那樣紅亮,也無綠茶翠綠。
二燒。取茶葉數片,用火點燃,真茶葉有馥郁芳香,用手指捏碎灰燼細聞,可聞到茶香;假茶葉有異味而無茶香。最好同時用正品茶葉和待辨茶葉火灼比較。
三泡。取待辨茶葉和真茶葉各一小撮,分別用開水沖泡兩次,開湯細看。每次泡10分鐘,等葉子充分泡開后,分別放在兩個白瓷清水盤中,仔細觀看葉形、葉脈、鋸齒等特征。真茶葉具有明顯網狀葉脈,主脈直接射頂端,側脈伸展至葉緣2/3的部位便向上方彎曲,呈弧形與上方支脈相聯合。葉背面有白茸毛,葉邊緣鋸齒顯著,基部鋸齒稀疏。假茶葉的葉脈不明顯,一般側脈直射邊緣,有的兩面都有白茸毛,葉邊鋸齒明顯,或鋸齒粗大。
大益七子餅茶8592如何辨別真假
餅型:餅型周正,機器壓制,緊實度較高,邊緣較窄(厚邊的一定是仿的)
味道:茶友稱之為勐海味,是別的茶廠復制不了的
防偽標:現在大益仿品的熒光沒有喝正品百分百一樣的,手上沒有正品也可以去專賣店看看,拿奧特曼照一下防偽貼,好好學習一下
記者爆茶葉內幕,普洱茶真假如何辨別?
前段時間,網絡爆出茶葉丑聞,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制造假冒普洱茶,蒙騙消費者。
此消息一出,網友議論紛紛,呼吁相關機構及人士普及普洱茶真假辨別專業知識。
那么,普洱茶真假具體該如何辨別呢?對此,筆者采訪了國家高級評茶師、掏/寶/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先生。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創辦“普洱藏家”,歷年藏有百年宋聘、1952年甲級紅印、88青餅等珍品老茶,被新華網、鳳凰網等多家媒體報道。
如今魯老師還開辟有《普洱老茶講堂》專欄,整理發布在工/號“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意在讓茶友少交學費!
魯文鋒老師首先為我們介紹了普洱茶造假的5種手段。
一、普洱茶造假5大手段
1、品牌造假
你在市面上看到的很多所謂“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茶品,也許都是假的。
魯老師說道,一些家庭作坊與二三線小廠冒充名.牌企業、知名大廠,生產出來的普洱茶產品,在包裝、內飛、防偽等方面都一模一樣,一般人很難看出來。
2、普洱茶做舊
做舊有兩種方式,一是茶做舊,二是包裝做舊。
造假的“老茶”湯色、葉底幾乎能以假亂真,但是茶友們可以去試喝,老茶的陳香、韻味是沒法做舊出來的。
包裝做舊與書畫做舊一樣,沒有一定的水準很難鑒別。建議茶友們平時多跑跑茶市、逛逛茶店,多喝多看老茶,鑒別水平就慢慢提高了。
3、小葉種冒充大葉種
近年來,從湖南、貴州、四川等地涌進大量的小葉種原料,不少廠家都用來冒充大葉種原料制作普洱茶。這種假茶還是很容易分辨的。
外形上,小葉種的芽葉都很細嫩;口感上,小葉種茶湯有股酸味,無論是泡成淡茶還是濃茶,基本上都沒法消除這種酸味。
4、拼配茶冒充純料茶
古樹純料的價格相對昂貴,喜歡純料的茶友追求的是一種個性化的口感品味。因此,就有財迷心竅的商家用拼配茶來冒充純料茶。
但這并不意味著拼配茶不好。拼配只是做普洱茶的一種手段,其目的是使茶的口感更加完美,更適合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所以拼配茶也有好茶。
5、臺地茶冒充古樹茶
臺地茶冒充古樹茶的現象非常普遍,可以說是比比皆是。但對臺地茶與古樹茶的鑒別,非常麻煩,不是眼觀鼻聞口喝就能區分的。茶友們還需要多喝、多看,尤其多交流,才會有所進步。
二、普洱茶真假如何辨別?
那么,茶友們有什么方法可以去辨別普洱茶的真假呢?
魯文鋒老師以中茶黃印圓茶為例,為大家介紹了4個基本點。
1、從包裝和印刷細節辨認
真品老中茶的包裝,印刷工藝比較落后,多數是木刻版印刷,字體看上去很精致且端正大方;同時,八“中”字是正紅色的,“茶”是淡,字體質樸方正。
仿品的老中茶包裝,現在工藝印刷色彩比較鮮亮,不同于老工藝的刻版字體,“云南七子餅茶”幾個字比較細。再仔細觀察八中茶商標,顏色深淺不一,字體刻版極不規范。
2、字體辨認
真品中茶黃印從包裝的很多細節可以辨認真假,真品中茶黃印印刷字體方正、圓潤;而現在工藝仿印的字體,顏色偏或淡或濃,刻版長短不一。
辨別普洱茶真偽時,大家可以從字體、印刷等細節去辨認。
3、老茶湯色與新茶湯色辨認
真品中茶黃印,歷經多年干倉存放,湯色呈葡萄酒紅色,無沉淀物,透亮深紅,口感絲滑。
相比較之下,新茶湯色看上去紅,但不透亮,堆味較重,苦澀味重。
4、干倉老茶湯色與濕倉茶湯色辨認
真品中茶黃印,在干燥的環境中自然陳化,陳化速度較慢,口感比較純,韻味足。
仿品通過人為入濕倉的手段造假,濕倉茶因加速陳化,顏色為橘紅色,倉味較重,通過這一點也可以辨別出來。
以上就是魯文鋒老師的一些分享,希望對茶友您有幫助!
國家高級評茶師魯文鋒,攜手“普洱教父”白水清及“中國普洱茶第一人”鄧時海先生,創辦“普洱藏家”,只做專業的普洱茶!好茶就在“普洱藏家”!
每周一期專業普洱茶原創文章,想了解更多關于如何收藏、保存、選購普洱茶技巧,來“普洱藏家”,為你打造普洱茶快速入門通道。
怎樣才能看出云南七子餅茶的板面???
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澤褐紅(俗稱豬肝色),條索肥嫩、緊結,聞其味有淡淡的桂圓、玫瑰、樟、棗、藕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陳香。
普洱散茶以嫩度劃分等級,從級外、十級到一級、特級,嫩度越來越高,一般來說,嫩度越高,品質越好。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四點:一看芽頭多少,芽頭多、毫顯的嫩度高;二看條索緊結、厚實程度,緊結、厚實的嫩度高;三看色澤光潤程度,色澤光滑、潤澤的嫩度高;四看凈度,勻凈、梗少無雜質者為好。
普洱緊壓茶外形要求松緊適度,色澤以青褐、棕褐、褐紅色為正常。以青餅為例,一般3-5年,茶餅緊結,圓邊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餅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餅邊輕,邊緣掉粒,茶梗深紫;10年以上,茶餅邊松,葉際邊緣模糊。
怎么分辨茶葉好壞?
下面介紹幾個粗辨茶葉的方法,如果想更專業地識別假茶,就需要大家努力學習茶葉知識了。
一看。
1. 看凈度。正品茶不能含有雜質。如果看到樣茶中帶有較多茶梗、葉柄、茶籽的,說明此茶質量差,價格不會太高。如果茶中夾有泥沙、草木葉、竹片等雜質,說明此茶質量更差。
2. 看茶葉的條索。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形狀,因此購茶前要知道所購茶的基本形狀,購買時加以對比,不符的通常不是真茶。另外,看茶葉條索的松緊、粗細、扁圓、輕重。條索狀茶緊結而重實的質量好,細而碎的質量差;珠形茶要求細圓緊結;扁形茶要求扁平,光滑,挺直。
3. 看色澤。不同品種的茶葉有不同的顏色特點,如綠茶、白茶、黑茶、黃茶等。也許你記不住每一種茶葉應該有什么顏色特點,但一定要記住一條:正常茶葉色澤比較柔和亮麗,加色素的茶葉看上去顏色會不正常。陳茶的顏色則會顯得發暗。例如,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發黑、發綠、發青、發暗;正常的“碧螺春”茶葉上有白色的小絨毛,如果是著色的茶葉,它的絨毛也是綠色。
4. 看嫩度。茶葉的老嫩與茶葉品質有直接的關系。通常情況下,芽尖和白毫含量多的嫩度高,品質好。
為了更容易辨別出茶葉的優劣,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時多看幾個品種,有比較,就更容易看出優劣來。
二聞。
抓一把干茶,聞其香氣,辨別茶香高低,同時檢查有無霉、餿、煙、焦、酸味或其他異味。
三泡。
把茶葉用水泡開,通過熱嗅、溫嗅、冷嗅,以及觀察茶湯的顏色四個步驟加以鑒別。
1. 熱嗅。剛泡開的茶水,溫度高于80℃時,辨別其有無雜味和炒焦的煙味。
2. 溫嗅。等水涼至40℃左右時,看它香氣是否純正,如果茶香太沖或有異味,即不是優質茶,可能變質或者加了香料。
3. 冷嗅。待茶水完全冷卻后,再聞一下香氣的持久性。一般來說,持久性越高,質量越好。
4. 觀察茶湯。一般以濃厚清透者為優,暗渾淡薄者較次。品嘗茶湯滋味,濃厚醇和者為優,澀味很重者為次。
此外,還可以觀察泡過的茶底,柔和、鮮活者為優,粗硬者為次。
大益七子餅熟普洱茶包裝背面什么字樣都沒有假的嗎?
如果你覺得味道好,那應該不假,我這有一餅包裝跟你的一樣的大益,批號7542,05年1月產的,不過我那有一個外包裝盒,味道的確不錯,細葉普洱,是生餅,我那個不是假的,是去那廠人家送的,味挺正。不過我自己喝的多的還是家里的收藏,都是野生大葉茶,茶廠的我很少喝,茶太雜了,你那大益到是沒問題,在大益里,是好茶了,05年以前那廠的茶不雜。
云南七子餅茶黃印怎么看年份有珍藏品?
看包裝
1、1950年之前
1950年之前的七子餅茶被譽為“古董茶”,年限久,陳放時間長,極具收藏價值。通常在茶餅上都附有一張糯米紙,印上名稱,就是“內飛”,如百年宋聘號,同興貢餅,同慶號,同昌老號,宋聘敬號,因而又被稱為“號級茶”。
2、1950年~1968年
1950年~1968年這一時期的云南七子餅茶被稱為“印級茶品”,在包裝紙上,“茶”字會以不同顏色作為標示,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3、1968年之后
1968年之后的云南七子餅茶改由各大茶行自主生產,在茶餅包裝上不再印上“中國茶葉公司”字號,而是改為: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
二、茶葉品鑒
1、捏厚度和泡度
不同年份的七子餅茶,其茶餅的厚度與泡度都有所區別。陳放時間在5、6年以上的七子餅茶厚度和松散度明顯好于較新的茶。由于長期存放使其自然陳化發酵,導致老茶會越擺越泡,甚至會把的筍葉都撐開撐爛,這是一招最簡單直接的鑒別方法。
2、聞氣味
聞氣味也是常用的鑒別手段,細細嗅聞茶餅散發出來的氣味來辨別七子餅茶的年份。對于熟茶來說,三年以內的多少都還殘留沖鼻的堆子味,五年以上的則已退盡。而生茶的話,新茶清香氣重,火煙味也會比老茶重,老生茶則是一種陳香。當然,如果有其他怪味和雜味的話,就說明此茶存放得不好有串味或者是帶有霉味的濕倉茶。
3、看顏色
打開茶餅的包裝紙,仔細察看茶葉的內質和顏色來識別餅茶的年份。老的熟茶餅會略微退為棕紅色;生茶餅年份越久顏色越深,由綠色逐漸轉變為乃至棕色。
4、湯色口感
從茶湯上,越老的七子餅茶沖泡出來的湯色越透亮,三年內的餅茶湯色較為渾濁;而熟茶餅越來越由棕變紅;生茶越來越由綠變黃,十多年以上則由黃變紅。口感上越陳越香,越老越醇厚。老茶比新茶耐泡,10年以上的出湯次數可以在20甚至50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