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鮮的薤白頭整理、清洗、切分。剔除枯黃植株,除去殘莖及須根,用清水洗凈。切分成所需要的尺寸。
2、護色、瀝水。將薤白浸泡于濃度為400毫克/升的硫酸鋅溶液中16小時,撈出瀝水后,裝入保鮮塑料袋中。
3、冷激貯藏。裝袋好的薤白置于0°℃的冰水中3小時。冷激后置于3℃的冷庫中貯藏保鮮。
1、新鮮的薤白頭整理、清洗、切分。剔除枯黃植株,除去殘莖及須根,用清水洗凈。切分成所需要的尺寸。
2、護色、瀝水。將薤白浸泡于濃度為400毫克/升的硫酸鋅溶液中16小時,撈出瀝水后,裝入保鮮塑料袋中。
3、冷激貯藏。裝袋好的薤白置于0°℃的冰水中3小時。冷激后置于3℃的冷庫中貯藏保鮮。
1、新鮮的薤白頭整理、清洗、切分。剔除枯黃植株,除去殘莖及須根,用清水洗凈。切分成所需要的尺寸。
2、護色、瀝水。將薤白浸泡于濃度為400毫克/升的硫酸鋅溶液中16小時,撈出瀝水后,裝入保鮮塑料袋中。
3、冷激貯藏。裝袋好的薤白置于0°℃的冰水中3小時。冷激后置于3℃的冷庫中貯藏保鮮。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新鮮的薤白頭整理、清洗、切分。剔除枯黃植株,除去殘莖及須根,用清水洗凈。切分成所需要的尺寸。
2、護色、瀝水。將薤白浸泡于濃度為400毫克/升的硫酸鋅溶液中16小時,撈出瀝水后,裝入保鮮塑料袋中。
3、冷激貯藏。裝袋好的薤白置于0°℃的冰水中3小時。冷激后置于3℃的冷庫中貯藏保鮮。
新鮮薤白可以冷凍嗎?
我認為最好不要冷凍放到保鮮的里面,比較的好一些
野菜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野菜放冰箱怎么保存
我們平常菜市場能吃到的菜都是家常菜,隨便都能買到,但是農村有很多野菜同樣很好吃,而且是買不到的,如果你有弄到一些,使用正確的保存方法,留著慢慢吃。
野菜放冰箱怎么保存
保鮮:
如果是短時間內就要吃完的話,那么建議用保鮮袋將野菜包好,然后置于冰箱的冷藏室中保鮮保存,這樣保存下來的野菜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都是最高的,比較適合于短期保存。
冷凍:
如果短時間內吃不完的話,那么建議將野菜焯水之后曬干水分,然后用保鮮袋包好,置于冰箱的冷凍室中保存,這樣就能使野菜保存較長的時間而不變質。
野菜放冰箱能保存多久
3個月左右。
雖然在冷凍條件下可以抑制大部分酶和微生物的活性,從而延長食物的保質時間,但是在冰箱的冷凍室中也同樣存在一些“耐寒型”的細菌,所以如果放置時間過長時,食物也同樣會發生變質的情況。
而且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也會發生一定的流失,因此建議野菜的冷凍保質期最好不要超過3個月。
常見的野菜有哪些
1、灰灰菜,又名藜,別名野灰菜,灰蓼頭草等,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于田間、地邊、路旁、房前屋后等。灰灰菜幼苗和嫩莖葉可食用,味道鮮美,口感柔嫩,營養豐富。食用灰灰菜能夠預防貧血,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對中老年缺鈣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還含有揮發油、藜堿等特有物質,能夠防止消化道寄生蟲、消除口臭。
2、蒲公英
蒲公英的吃法較多,可涼拌,蘸醬,泡茶,做湯等等。一般都是食用它的葉子,清洗干凈就能做出許多美食。不過要注意有些人是不能食用的。像是陰寒患者,若是食用會導致體質更差,且也影響食欲。此外,對此過敏的人也不能吃。
3、魚腥草
魚腥草也叫做折耳根,含有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揮發油、癸酰乙醛等成分,口味獨特,搓碎有魚腥氣味,其性寒、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的功效,常曬干做藥用,可以泡水或煎服,而新鮮魚腥草可以炒食、涼拌、燉湯等。
4、薺菜
十字花科植物。又名護生草、地菜、小雞草、地米菜、菱閘菜、花紫菜等。
5、車前草
車輪菜、豬肚菜、灰盆草,草,飯匙草,豬耳草,牛甜菜,打官司草,車轱轆菜
6、苣賣菜
又名敗醬草,東北地區又名小薊,山東稱苦苣菜、取麻菜、曲曲芽、荬菜、取麻菜、苦苦菜等。
7、野蒜
薤白、薤根、藠子,小獨蒜,薤白頭,小蒜,小根菜。
8、馬齒莧
又名螞蚱菜、馬齒草、五方草、長壽菜。
9、白蒿
別稱:因塵、因陳、茵陳、茵藤蒿、棉茵陳,白茵陳、家茵陳。
10、面條菜
是常見野菜之一,別稱面條棵、賣瓶草、米瓦罐等。
11、蕨菜
別稱拳頭菜、貓爪、空頭菜等。
12、水芹菜
別稱水芹、河芹等,為傘形科水芹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13、刺兒菜
是一種優質野菜,因其葉片邊緣帶刺而得名,別稱小薊、青青草、薊薊草等。
14、艾草
艾草是老家常見的野菜,也是我們當地吃得比較多的野菜,一般是摘其嫩葉吃,也叫艾葉,我們當地的叫法是“菜艾”,因為我們當地土話說什么菜的名字都是菜字打頭的。
可能有些人不喜歡吃艾葉,因為有一定的苦味,不過這種菜比較吸油水,一般是在冬春季節打火鍋來吃,特別是家里宰雞鴨的話那油油的湯水要去油,先放艾葉進去煮吸油又好吃。
15、鬼針草
鬼針草相對于艾草更是農村里常見的野菜,不過我們當地人們吃的很少,主要是拿來喂豬當做豬食的;其實,若是喜歡吃的話海參挺美味的,像拿來熬水喝也還不錯,鄉居小菜家里前幾天也熬來喝了,我們院子里就長有,現拔洗干凈現煮來喝。
薤白能放入冰箱收藏嗎
可以,主要是防蛀,放置干燥處即可。
別名:小根蒜、密花小根蒜、團蔥、薤根、藠子、野蒜、小獨蒜、薤白頭、也白頭
簡介:薤白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和薤的地下鱗莖。主產東北、河北、江蘇、湖北等地。古人云:“物莫美于芝,故薤為菜芝。”民間俗稱野蒜。入藥以個大、質堅、飽滿、黃白色、半透明、不帶花莖者為佳。
季節: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
薤白的功效與作用:理氣,寬胸,通陽,散結。治胸痹心痛徹背,脘痞不舒,干嘔,瀉痢后重,瘡癤。
小蒜的學名叫什么
小蒜的學名叫薤白頭。又稱小根蒜、野蒜。百合科,蔥屬。
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田野和荒地。廣布中國、日本、朝鮮半島。鱗莖近球形。葉基生,數枚,半圓柱狀線形,中空。花葶單一,頂生傘形花序,內雜有肉質珠芽。
花小,粉紅色,花被片脊部呈紫紅色。花期5-6月。全株含有蔥蒜味,可作調料或食用。鱗莖含大蒜氨酸、大蒜糖等。薤白頭呈不規則的卵圓形,長1-1.5cm,直徑0.8-2cm,上部有莖痕。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有縱溝與皺紋,或有數層膜質鱗片包被,揉之易脫。質堅硬,角質,不易破碎,斷面黃白色,有蒜臭,味微辣。
生長環境
生于耕地雜草中及山地較干燥處,喜涼爽氣候條件,在夏季高溫期休眠,冬季土壤凍結后小鱗莖在地下越冬。春秋季節生長旺盛。小根蒜生于田間、山坡、干草地、林緣、荒地、溝谷、草甸,常成片生長,形成優勢小群。多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湖北、江西、貴州、云南、甘肅、江蘇等地。
小根蒜對土壤要求不高,耐貧瘠,適于多種土壤栽培 ,但以地勢平坦、向陽 、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選好栽培田后進行整地、施基肥 。深翻 20厘米 ,結合翻地每 667 平方米施入腐熟農家肥 2000 千克 ,尿素 3 —5 千克, 將地整細耙平 , 做成寬 1.2 — 1.5 米 的平畦 ,高 12 厘米 ,長視地形而定。 將床澆透水待播。
小滿吃什么
小滿吃以下食物比較好:
1.野蒜
又名薤白、薤根,_子,小獨蒜,薤白頭小蒜、小根菜。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底部有突起的鱗莖盤。它的莖葉長得很像蒜,也有蔥、蒜的味道。
主要吃法有拌豆腐、炒臘肉、炒雞蛋、小蒜白木耳粥等。野蒜能通陽散結、行氣導滯。常食對降低血糖有益。
2.仙人掌
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營養豐富,除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之外,還含有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抱壁蓮、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貴成分。長期食用可對人體產生清熱解毒、消炎解暑、開胃健脾、清咽潤肺等功效。
3.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婆婆丁、黃花地丁等,為菊科植物蒲公英帶根的全草,全國多有分布。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4.萵筍
中醫認為,萵筍味苦,性微寒,有利五臟、通經脈、開胸膈、利氣、堅筋骨、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和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血尿、小便不利、產婦缺乳、高血壓以及高血脂癥。
并且經常吃蘆筍的話,還可以消除您的緊張,可以改善您睡眠差的情況,給您一個好的睡眠,因為萵筍有一定的鎮靜作用,所以經常食用是有很多好處的哦。
春天里的這個“野蒜”,最適合心血管不好的人吃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朱莎
春天是野菜野蠻生長的季節,這個季節的野菜口味獨特,營養豐富,小根蒜就是這個季節里最有味道的野菜。小根蒜,學名薤白 (xiè bái) ,別名野蒜、薤根、大頭菜子、小獨蒜、小蒜、宅蒜、薤白頭、小根菜、薤、鴻薈、蕌頭等。
自古以來,薤白就是藥食兩用之佳品。作為食品,用薤白做成湯、菜、糕點等藥膳,既是一道清爽可口的美味佳肴,又是一種不可多得的保健珍品;作為藥品,薤白歸心、肺、胃、大腸經,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等。唐代李商隱詩云:“薤白羅朝饌,松黃暖夜杯”,來形容薤白的美味。薤白為中醫臨床治療胸痹心痛的傳統藥材,藥王孫思邈曾強調“薤白,心病宜食之”,患有冠心病、心絞痛之類的心血管疾病者,可適當多吃一些薤白,具有一定調養作用。 薤白,始載于《神農本草經》:“主金瘡瘡敗,輕身不饑耐勞。”---《名醫別錄》:
“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利病人。”
---《日華子》:
“調中補不足,食之能止久痢冷瀉,肥健人”。可用于胸痹心痛徹背,胸脘痞悶,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帶,瘡癤癰腫等。
---《木草衍義》:
《千金》治肺氣喘急用薤白,亦取其滑泄也。
---《本草求真》:
薤,味辛則散,散則能使在上寒滯立消;味苦則降,降則能使在下寒滯立下;氣溫則散,散則能使在中寒滯立除;體滑則通,通則能使久痼寒滯立解。
本品來源于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鱗莖。夏、秋二季采挖,洗凈,除去須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燙透,曬干。入藥常以個大、質堅、飽滿、黃白色、半透明為佳。
味辛、苦,性溫。歸心、肺、胃、大腸經。具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的作用。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薤白的藥用價值頗高,作為傳統常用中藥,其復方常用于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等疾病。薤白作為民間藥材,近年來在國內申請專利有2000余項,其中以提取物申報的專利1000多項,主要用于薤白藥物提取工藝的研究。以復方藥物申報的專利不足100項, 主要用于治療心臟早搏、腎病、冠心病、心絞痛、乳癖、腸激惹、胃炎、高血壓、脂肪肝 等。
薤白食療 歷史 悠久,根、莖、葉均可用,故有“菜芝”的美譽。現代研究表明,薤白具有獨特的蔥蒜味,營養成分非常豐富,含大量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氨基酸、胡蘿卜素及微量元素等成分。薤白中含有17種氨基酸,具有預防貧血、解毒、促進毛發生長和防止皮膚老化等作用。經常食用薤白對體弱的人可溫中補虛,使人耐寒,有利于強健筋骨;對于成長期的兒童和缺鈣的老人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因此又被稱為“野生綠色蔬菜保健珍品”。薤白中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學物質,如皂苷類、生物堿類、揮發油類、多糖類等,其中甾體皂苷為其主要活性成分。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薤白具有抑菌、抗腫瘤、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抗氧化、降血脂及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抗腫瘤作用、解痙平喘等作用 。1、抗血小板聚集
薤白中的腺苷、揮發油和皂苷類成分均具有較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2、抗腫瘤
薤白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對肝癌、胃癌、乳腺癌、神經癌、宮頸癌、肺癌、鼻咽癌等腫瘤細胞表現出細胞毒性。
3、抗氧化
研究表明,薤白多糖半純品具有抗氧化和清除羥基自由基雙重功能。
4、對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作用
薤白中的有效化合物,可能通過抗凝血、穩斑塊、抗氧化、抗炎癥、降血脂、抑制RASS系統、增加NO保護、促進雌激素分泌8個方面發揮治療冠心病的作用。
5、抑菌抗炎
薤白對革蘭氏陰性和陽性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薤白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抑制炎癥介質從而發揮抗炎活性。
6、平喘
皂苷類是薤白平喘的有效成分,薤白單味藥對支氣管哮喘的即時止喘療效顯著。
7、其他作用
薤白生品及炮制品水煎液還具有鎮痛、耐缺氧、抗抑郁和保護血管內皮結構等作用。薤白提取物可改善骨骼肌的能力代謝,加強胰島素敏感性,用于防治代謝綜合征或2型糖尿病。
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治療胸痹的三個方劑(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枳實薤白桂枝湯)中,均使用到了薤白。 1、瓜蔞薤白白酒湯組成: 瓜蔞實一枚24g,薤白12g,白酒七升(適量)。
功效: 通陽散結,豁痰下氣:用于胸痹,證見胸背疼痛、痰多喘悶、氣短不得臥,苔白膩而滑,脈沉弦者。
臨床運用: 目前常用本方加活血化瘀藥治療冠心病之心絞痛。也用于胸膜炎、慢性支氣管炎、脅間神經痛等屬于上述證候者。
2、瓜蔞薤白半夏湯組成: 瓜蔞實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現代之白酒,實為黃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功效: 行氣解郁,通陽散結,祛痰寬胸。
臨床運用: 本方現代可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室性心動過速、肋間神經痛、乳腺增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創傷性氣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氣管肺炎、慢性膽囊炎等屬上述證機者。
3、枳實薤白桂枝湯組成: 枳實12g,厚樸12g,薤白9g,桂枝3g,瓜蔞一枚12g。
功效: 通陽散結,祛痰下氣。
臨床運用: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肋間神經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等屬胸陽不振,痰氣互結者。
1、糖醋薤白原料: 薤白500克,白糖、白醋各適量。
做法: 將薤白洗凈,晾干水,置入密封的容器中,加白糖、白醋、浸泡10天以后可食用。
功效: 糖醋薤白酸甜可口,具有開胃,健脾醒酒,幫助消化的作用。適宜于食欲不振,納呆食少,消化不良引起的脘腹飽脹等病癥。
原料: 薤白15克,烏雞250克,大棗9克,生姜6片,食鹽適量。做法: 先將薤白、大棗洗凈,薤白切片備用;烏雞洗凈,切塊,放入盛有清水的鍋內,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放入大棗和姜片,小火煮1小時,放入薤白片,稍煮片刻,加入食鹽調味。
功效: 本湯具有行氣散結、補養氣血的功效。適合于氣血不足、胸脅脹悶、易于疲勞的人群食用。
3、薤白煎蛋原料: 薤白120克,雞蛋3枚,鹽、油各適量。
做法: 先將薤白洗凈,切細末,備用;雞蛋磕入碗內,放入鹽,用筷子或打蛋器抽打起泡。把平底鍋燒熱,倒入油,油熱后倒入雞蛋液,撒上薤白細末,在火上煎5分鐘左右,再將一面煎成焦黃即成。
功效: 本藥膳具有辛香開胃、寬胸除痹的功效。適合于食欲不振、胸悶心痛、手足發涼、冠心病、心絞痛的人群食用。
1、脾胃虛弱、陰虛或發熱者慎用。
2、服用過多薤白會刺激胃黏膜,潰瘍者不用。
3、胃氣虛寒者,服薤白會發生暖氣,不宜多用。
審稿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葉穎霞
【藥盾公益】 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藠頭開花要摘掉嗎
這首名叫《薤露》的楚辭是感嘆人生命的短暫。薤上的一顆顆露珠,迎著初升的朝陽,閃閃爍爍,晶瑩璀璨,顯得那樣的美麗動人。沒有太陽,朝露無從獲得光彩,但又因為太陽的照射,它轉瞬即逝。詩人則從薤上朝露領悟到人生命的極其短暫,于是感嘆:“薤上露,何易晞!”這其實是人們從長期的體驗中得出的對于人生的認識,偶借朝露而發。
薤是啥?薤是種植物,今天稱之藠頭,藠頭又是啥?就是我們常說的蕎頭也。
說那么久,是不是有三個字不認識呢?不急嘛,好多人跟你一樣的。
薤讀xiè,而藠讀jiào,跟蕎頭的蕎讀法不一樣,蕎讀qiáo,大家記住沒?下課后各抄寫一百遍,抄完就放學。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好了,字認識了,現在正式介紹這個其實我們都耳熟能詳的植物了。
藠頭,百合科、蔥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又稱薤、蕎頭、小蒜、薤白頭、野蒜、野韭等。
薤是古時候對它的稱謂,也有人說地面上長得像蔥的部分叫薤,長在土里的莖塊叫藠頭。
藠頭的拉丁名是Allium chinense,其屬名Allium正是拉丁文對蔥的稱謂,而chinense又是宣誓主權(接連兩天記錄到國貨,開心),按拉丁文的構成原理,藠頭就是“中國的蔥”。
藠頭原產我國,在長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
?
薤是什么
薤常指藠頭,又名薤白頭、野蒜等,山西人稱為害害。
藠頭是百合科蔥屬多年生鱗莖植物。該種鱗莖數枚聚生,狹卵狀,鱗莖外皮白色或帶紅色,膜質,葉2-5枚,具3-5棱的圓柱狀,中空,近與花葶等長。花葶側生,圓柱狀,高20-40厘米,下部被葉鞘;傘形花序近半球狀,較松散;花淡紫色至暗紫色;花被片寬橢圓形至近圓形,頂端鈍圓;子房倒卵球狀,腹縫線基部具有簾的凹陷。花果期10-11月。
該種原產中國,在長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區廣泛栽培。其適應性較強,在偏冷涼氣候條件下發育較為良好,冬季及夏季30℃以上時休眠。能適應弱光照,以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壤土或沙質土壤為宜。繁殖方式為鱗莖繁殖。可供食用,其制成的罐頭味道酸甜可口,也可供藥用。
生長環境
藠頭適應性較強,該種能適應弱光照,以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壤土或沙質土壤為宜。冬季嚴寒,藠頭生育停滯。翌年4月又開始生長。該種在偏冷涼氣候條件下發育較為良好,且葉宜在寒冷氣候生長,其生育適溫15-21 ℃,在5-10 ℃下仍然緩慢生長,鱗莖膨大適溫為20 ℃,氣溫高于30 ℃以上時休眠。
薤白怎么讀
薤白讀法是xièbái。學名為薤白,又名為亞實基隆蔥,是一種蔬菜類植物,其屬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是渝,川,黔地區特產。
薤白簡述
它形成粗的基部,由于病害或昆蟲襲擊或不利的環境條件而沒有正常的球莖,又叫苦茭,俗稱小蒜,生長期10個月,其味微苦,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涼拌,泡制,煲湯,尤以煲湯更鮮美,深得食客青睞。
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藠能通陰散結,行氣導滯,煮食耐寒,調理中氣,止久疾,冷瀉,腦瘴刺痛,下積食,散包快,常食用苦藠可調理氣疾,疏導氣機,可使行氣順通,調節肺,肝,脾,胃,臟腑功能平衡,具有清熱,消暑,降燥,開胃,健脾,排毒,養顏之功效,是夏季食用佳品。
薤白因為長得像大蔥,所以又有另外一個俗名叫野蔥,喜歡生長在山坡濕地,和肉炒起來是非常的好吃,薤白也是中草藥中的一種有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的作用。
中藥里的太白片什么?
太白即中藥里的薤白,別名:野蒜,薤白頭,野白頭等。
性味功能:辛,苦;溫。溫中通陽,理氣寬胸。
主治:胸痛,胸悶,心絞痛;脅肋刺痛;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痢疾。
用量:1~3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