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神杯。原型是康熙時期的十二花神杯。杯壁上的花紋,都由手繪師一筆一畫在素胚上勾勒出來。
2、建盞。建盞是漢族傳統名瓷。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深受宋徽宗的喜愛。產地在福建建陽。是唯一因茶而生的茶具。
3、圓融杯。圓融杯的杯身有些外鼓,口身又內縮,有大肚能容的寓意。
4、羽觴杯。羽觴杯也稱耳環杯。酒具。兩側有對稱的小耳,故名耳環杯。現偶作茶臺器皿。
5、馬蹄杯。馬蹄杯流行于明清時期,敞口,斜削腹。倒置起來似馬蹄形狀,因此得名。
6、斗笠杯。斗笠杯就如同斗笠一樣,口部大,足部小,線條簡潔卻優雅,造型于簡潔中見大智慧
7、琉璃杯。琉璃杯質如玻璃,唐代為佛教七寶之一。有作茶盞或者酒杯。
8、鈴鐺杯。鈴鐺杯同樣流行于明清時期。口外杯撇,圈足。倒扣起來好似鈴鐺,也是因此得名。
9、高足杯。高足杯得名于其下的高足。口身微微撇,底部卻很豐滿。其下的高足還有竹節、圓柱、四邊等形狀。
10、雞缸杯。雞缸杯敞口,淺腹,臥足。杯身上有彩繪的雄雞以及其他花草樹木,因此得名,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最為出名。
11、六方杯。六方杯的形狀為六邊形,方中帶著曲。起來更是感覺十分圓潤。
12、壓手杯。壓手杯的口非常平坦,腹壁近乎垂直,越往下越內收。因其十分貼手,故名壓手杯。最著名的當屬永樂青花壓手杯。
13、竹絲扣杯。竹編的特點是精選料,特細絲、緊貼胎、密藏頭讓杯子與竹子渾然一體,宛若天成。
14、大漆杯。大漆制成的茶杯,傳統漆器工藝核心材料是取自漆樹的天然漆,國人稱之為“大漆”。
15、羅漢杯。羅漢杯的靈感來源于傳統的羅漢缸,主題為佛教十八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