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浸泡催芽:韭菜一般在環境溫度比較合適的春天和秋天栽種,栽種之前需要先把種子浸在溫開水中,開展催芽,等胚根長出后就可以栽種,挑選中性沙質土壤為宜,這樣有助于植株存活。
2、澆水定根:栽種韭菜時,要把發芽的種子勻稱撒在土壤表層,然后遮蓋頂層土壤,澆一次透水而定根,再換覆啞膜遮蓋一整片栽種地區,做到鎖水補水保濕目地。此外,夏天需要注意排水防澇,避免韭菜植株根處侵泡爛掉,危害植株生長發育。
3、土壤條件:挑選地勢平坦,提灌便捷,土壤土壤層濃厚、富饒、土壤構造適合、物理化學特性優良,以沙松土最合適,前代非百合科蔬菜水果。
4、肥水管理:韭菜栽種后冒出新芽時,必須提升肥水管理,一般選擇充足漚肥的有機肥,薄肥勤施,施肥后要全面澆灌,維持土壤潮濕。此外,在轉秋之后也要分期付款施肥,推動植株生長發育。
5、培育韭黃:當初剛種的韭菜多不采收韭青,第二年為出產期,以獲得韭青、韭花為主導,周年紀念都能夠獲得韭青,每收一次即開展中耕松土、上肥和松土。如方案下造要變軟韭菜時,收韭青增加7天的時間收種。培養韭菜的方法有很多,當地大多采用瓦筒變軟法。此方法是用一種特制高30-40CM,孔徑15-20CM環形瓦筒,現較大多采用混凝土倒產品,用來罩在韭菜中進行擋光,上端筒口,大白天用筒蓋遮擋住,晚上打開通風降溫。
6、中耕除草,適時疏間苗:在韭菜生長發育期內,氣候溫和經常下雨,野草易出現,須中耕除草,鋤松底土,提升土壤溫度,以利于養根發棵。常常切除枯黃、枯枝,并集中在田外解決,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產生,有益于自然通風透光性。但不建議使用刀扎苗,否則就會危害之后植株生長發育及營養物質積淀,租的植物苔生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當植株封行后,若發現棵樹太多從而影響植株正常的生長發育時,需及時開展疏補苗,為不耽誤正常的生產制造,疏補苗一般在收獲淡旺季開展。
7、及時采收花莖:一般花莖的花骨朵才從假莖突顯后6-8天,花莖長短與葉片長度大致相同,花骨朵飽脹樣子在冬天稍圓、夏天較尖時就要采收。最關鍵的是把握花莖底部肝纖維化水平,輕輕一彎便斷裂的花莖適合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