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已編輯的意思是發送微博出現錯誤的情況,單持夜掉經位重新對已發送的微來自博內容進行編輯修改。修改過的微博就會出現已編輯的標識,還可以查看編輯記錄。為了讓用戶更加直觀地查看編輯內容可能造成微博語義變更或者反轉,為了避免由此可能給閱讀者帶來困擾,編輯后的微博將會保留編輯記錄,給閱讀用戶進行查趕湖村魚功編看。
新浪微博上線編輯功能,微博發布后,博主若發現內容中有瑕疵來自或紕漏,可對已發布的微博內容設進行編輯修改。已編輯過的微博會有“已編輯”標識,且可以查看編輯記錄,目前僅支持文本和圖片的編試除請送品輯。微博上線該功能是為已經積累了部分閱讀和互動、刪除重發的成本比較高考慮。
博主可以在個人主頁、微博正文頁以及首頁信息流中找到編輯微博選項,原創微博和轉發微博都來自可以被編輯。被編輯過的微博將會顯示“已編輯”標識。被編輯過的微博可以在選項中找到“查看編輯記錄”每以景井,能看到微相注糧毫勝鎮判色博的用戶都可以查看化烈書款是病某準微博的編輯記錄。編輯記錄江頁面中將顯示微博的原始內容和年乙讓往村紀管者歷史每次編輯的內容。
其他相關內容推薦1
微博,是基于用戶關系的社交媒體平臺,用戶可以通過PC、手機等多種移動終端接入,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形式,實現信息的即時分享、傳播互動 。
微博后端架構的三次重大升級
一、分布式平臺化架構(2011 年 -2014 年)
為應對極速增長的流量,研發團隊將微博核心系統從 PHP 架構改造成平臺化的 Java 架構,并構建了分布式緩存、千億級存儲、異地多活、監控、服務化等基礎架構,改造完成后微博擁有了支撐億級 DAU、千億級存儲的高可用架構。
二、彈性混合云架構(2015 年 -2019 年)
2015 年起微博流量持續增長且熱點頻發,流量隨時都可能成倍增加。為在可控的成本下完成熱點應對工作,微博研發團隊構建了基于 Docker 和公有云的彈性混合云架構,從核心業務開始花了三四年的時間逐步推廣到微博各個業務,最終讓各主要業務都具備了極速擴容能力,最新的彈性擴容速度是 10 分鐘 5000 臺。同時,也完成了微博的熱點聯動機制和 Service Mesh 技術架構 WeiboMesh 的建設,并推廣到了各業務。
三、智能云原生架構(2020 年至今)
隨著彈性能力的提升,微博單個運維和 DBA 能保障的服務和資源規模大幅增加,微博 DBA 人均管理 1 萬以上的資源端口,但隨著架構復雜度不斷提升,如何提供普遍的高品質的保障服務變成新的挑戰。研發團隊開始對數據庫、緩存、消息隊列等進行智能化和彈性調度改造,并完成了可將單位成本降低 50% 的基于阿里云高配神龍服務器的整租零售方案建設,同步也在將運維和 DBA 團隊升級為 DevOps 團隊。由于云原生架構的改造和建設工作量非常巨大,相關工作還在持續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