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吃東西怎么辦?大多數寶寶都有厭食癥,其實厭食癥是都市孩子的高發病。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
一是疾病因素。幾乎任何疾病都可能影響孩子的食欲,疾病使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酶活性低下,從而影響消化功能。
?其次是環境因素。比如上面提到的氣候炎熱影響食欲,還有些孩子因為要趕著上課,匆匆忙忙吃了飯就趕路,長期如此,自然影響食欲。
第三,生理因素。孩子成長發育過程是有規律性的,有些家長怕孩子營養不夠,違反孩子的發育規律,過早給孩子增添輔食,影響了孩子的消化功能,自然就造成孩子厭食。
?第四,心理行為因素。大部分厭食小兒找不到任何器質性疾病,而是與父母不注意飲食心理衛生習慣有關。如強迫小兒進食、喂養時邊玩邊吃或邊看電視、進零食過多和不定時進食等,影響了胃腸的蠕動功能。還有的家長習慣在孩子進食時教育、訓斥孩子,造成孩子情緒不良,使大腦飲食中樞受抑制而不思飲食。
小兒處于不斷生長發育中,相對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各種營養素供給,厭食癥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可并發小兒營養不良,甚至引起發育障礙等。
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孩子如果是疾病原因引起的厭食,當然需要等孩子康復后再慢慢調養,家長不必要太著急。但大部分孩子的厭食是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對于這些孩子的厭食應該怎樣糾正呢?陳燕惠醫師的建議是: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是關鍵。
定時進餐,適當控制零食。按時進餐。三餐形成規律,消化系統才能有勞有逸地工作。絕對不讓孩子吃零食是不現實的,關鍵是零食吃得不能過多,更不能代替正餐。飲食的間隔至少要在2個小時以上。
防止挑食和偏食。挑食和偏食影響小兒從多種食物中攝取機體所需要的營養,對身體十分不利。父母不要當著孩子說自己不喜歡吃什么。其次孩子喜歡吃的飯菜要適當地限制,防止過食損傷脾胃。還有要經常變換飯菜花樣,使孩子有新鮮感,提高他們的食欲。
改善進餐環境。如進餐時,大人過多地說笑,看電視,或者讓孩子邊吃邊玩,孩子吃飯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所以應該排除各種干擾,讓孩子專心吃飯。孩子進食時,父母不要批評、教育孩子,更不能強迫孩子進食。在餐桌上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安詳、和睦的家庭氣氛。
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四個月以前的寶寶,不要隨意添加輔食。四個月后的孩子,再添加輔食,從一種到多種,逐步增加。如斷奶后,孩子消化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就要求飯菜做得細、軟、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