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吃飯,甚至害怕吃飯,這是眾多媽咪頭疼的一個問題。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這孩子不吃飯可怎么行呢,就算是吃再多的零食,喝再多的牛奶,還是不敵不過我們每天的主食——米飯呀。
可無論媽媽你怎么勸說,怎么哄,孩子就是不愿意吃。家有這樣一小“惡魔”,試問又有哪位家長能不操心呢?孩子不愛吃飯怎么辦?怎樣才能讓孩子愛吃飯,對飯桌不再恐懼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寶寶為什么不愛吃飯,尋找出原因,對癥治療,才是解決問題的王道。
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
1、與季節有關:
寶寶的食欲并不是一年四季固定的,一般來說,會跟隨著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細心的媽媽你一定會發現,在夏季里的寶寶胃口都很差,特別不愛吃東西(其實我們大人也一樣)。其實,寶寶味口差不僅僅是在炎熱的夏季會發生,在陰雨綿綿的天氣,也是導致食欲減弱的“禍首”。而進入秋冬之后,寶寶的食欲會有所增加。所以,媽媽可以根據季節特點增減孩子的食量。
2、受活動量的影響
新鮮的空氣和陽光是保證寶寶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戶外活動過少,運動量小的話,就會寶寶的營養吸收減弱,使寶寶的食欲也跟著減弱。
3、寶寶作息時間不規律
寶寶的消化器官發育尚未完善,胃容量輕音樂和,消化酶和胃酸比成年人分泌少,消化功能不穩定,消化能力較弱,極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如果飲食不定時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活動量的情況下,都是影響胃腸功能正常運轉、從而出現食欲不佳的表現。
4、寶寶的腸胃不適
由于零食吃得太多了,或者是某些藥物的反應,對寶寶的腸胃造成了負擔。讓寶寶的胃有胃長和不適感,所以寶寶自然的就不想吃飯了。
5、寶寶吞咽功能不完善
寶寶的吞咽功能不如大人完善,有些食物如長莖的菜味等,會梗在喉嚨中造成不適感。這會讓寶寶反射性的拒絕此類蔬菜,讓媽媽以為孩子是挑食,不愛吃蔬菜的假象。
6、環境因素影響
吃飯的地方人過多,嘈雜,開著電視機,成人吸煙,喝酒或大聲喧嘩,吃飯的環境過于吵鬧,都是不利于孩子順得進餐的因素。
7、家長過于嬌慣
爸爸媽媽疼愛寶寶是很自然的,但是有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對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是聽之任之。孩子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只要孩子喜歡吃的東西,一概是有求必應,從不管是否能吃,或者是否對孩子健康不利。
更有一些家長把零食當成哄孩子的一種工具,為孩子買他們喜歡的零食,體現為母關愛孩子的唯一內容。總是害怕孩子餓壞,不停的喂吃零食。從而導致胃沒有“休息”時間,胃里整天都有東西,孩子自然不會再有食欲了。
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吃飯呢?
1、固定吃飯的位置
2、定時定量進餐
3、零食不可過量,適而可止
4、增加孩子的戶外運動量
5、選購孩子喜歡的餐具
6、經常變化菜的口味和花樣
7、為吃飯增添趣味性
培養孩子良好進餐主式的方法
1、家中配備寶寶吃飯專用的桌椅和餐具
2、讓寶寶自己學著吃飯
3、利用寶寶的逆反心理
4、給寶寶適度的選擇
5、及時鼓動寶寶,做得好應適當給予獎勵
6、為寶寶灌輸營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