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寶寶的飲食,尤其是寶寶可以添加輔食之后,相信我們的爸爸媽媽可以說是操碎了心的。因為孩子太小,消化系統還未發育完全,所以為寶寶挑選的輔食,既要符合寶寶的口味;還要根據鮑勃的消化體統來;在這還得讓寶寶吸收到走狗的營養。所以在輔食的挑選上需要更加的小心。
不過,對于很多的新手媽媽來講,對于這寶寶輔食選擇這一育兒方面,可真的是白紙一張啊。因為媽媽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的覺得很正常很普通的食物,到了寶寶那里,可就不一般了。這可真是難壞了咱們的爸爸媽媽。
為了幫助爸爸媽媽解決這一難題,小編做了一個整理,希望能夠幫助媽媽爸爸哦~~
主食類黑名單
主食,顧名思義,自然是主要的能量來源,用來填飽肚子的。半歲以前,母乳或配方奶粉是寶寶的主食;添加輔食后,谷物類、淀粉類食物就會逐步取代母乳的“主食”之位了。
嬰兒輔食首選米粉、米糊類
顆粒狀的谷物難被消化,嬰兒輔食首選米粉、米糊類,然后才到稀粥,最后才過渡到米飯。
禁:精大米制品
目前的谷類食物越來越精細化,很多家長會偏向給寶寶吃精大米制品。實際上,谷物表層有豐富的維生素,精細加工會大量流失,尤其是B族維生素的缺乏會影響寶寶神經系統發育。另外,鉻元素的損失也會影響寶寶的視力發育。
禁:自制的粗糧米粉
其實,在給寶寶制作米粉米糊時,可以適當添加小麥、大麥、小米等粗糧混合大米中。不過粗糧本身較難消化,自制的粗糧米粉不太利于寶寶的消化系統;市面銷售的嬰兒米粉制品經過加工,會更容易消化吸收。
除了主食,當然還得有“菜”。小編所指的“菜”泛指主食以外的配食,包括肉食和素食,給寶寶提供全面豐富均衡的營養。
肉食類黑名單
肉食和素食的營養結構不同,可以說是“天生一對”、互補不足,嬰兒的輔食中都不能少,但以下這些食材,0-1歲寶寶的餐單中暫時是不能有的。
1. 蛋清:
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濕疹、蕁麻疹等。
禁:寶寶滿一歲以后才能吃。
2. 含汞量較高的魚類:
魚肉是非常好的嬰兒輔食食材,魚肉質地綿軟容易消化、而且都是優質的完全蛋白,還是有助于大腦發育的DHA的優質來源。但是有些魚類尤其是海魚,含有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積聚與魚類體內,甲基汞會影響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
禁:選擇魚肉作為輔食時,避免選擇體型較大的或含汞量特別高的魚類,如劍魚、羅非魚、鯰魚,特別是吞拿魚。
3. 海鮮:
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最容易引發嬰兒的過敏癥。
禁:不要給1歲以下寶寶吃。
蔬菜類黑名單
蔬菜水果中含較多堿性物質、維生素以及粗纖維,同樣也是嬰兒輔食中不可缺少的。果蔬不僅給寶寶補充肉食中缺乏的營養素,還能幫助消化。
粗纖維雖然不是營養物質,也不能被消化吸收,但能促進腸胃蠕動,增進消化和排泄功能。但有些果蔬,不宜過早地添加到輔食中。
1. 草酸含量高的蔬菜:
菠菜、莧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在人體不易吸收,而且容易和鈣結合成大分子碳酸鈣,影響寶寶的鈣吸收,容易導致寶寶的骨骼、牙齒發育不良。
禁:最好在寶寶1歲以后適量添加,且不要和含鈣量高的食物或鈣制劑一同食入。
2. 豆類:
有些豆類含有能致甲狀腺腫的因子,寶寶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更易受損害。而且豆類難煮熟,本身難以被消化,同時容易引起過敏和中毒反映。
3. 水果類:
水果是維生素C的巨大資源庫,而且補水開胃,容易消化,適合作為嬰兒的輔食或零食。但有些水果含有致敏因子,容易引起過敏,3歲以前的寶寶最好都不要吃。
常見的易致過敏水果:芒果、菠蘿、有毛的水果(如水蜜桃、奇異果)
飲料類黑名單
喝水對寶寶來說也需要很謹慎,礦泉水、純凈水等對于嬰兒來說都不適合。
嬰兒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濾過功能差,礦泉水中礦物質含量過高,容易造成滲透壓增高,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長期飲用純凈水,容易令嬰兒缺乏某種礦物質,而且純凈水凈化加工中使用的工業原料,或會對嬰兒身體有不良影響。
禁:功能性飲料、刺激性飲料
功能性飲料中含有大量電解質,嬰兒的代謝和排泄功能尚不足以承受這樣的量,容易造成嬰兒肝、腎功能損害。
可樂、咖啡、濃茶等高糖分、刺激性的銀兩,容易引起蛀牙,還會影響寶寶的味蕾發育,容易導致寶寶偏食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