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新生兒寶寶頭發都比較稀少,常見于后腦勺,勁上部位出現枕禿的現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寶寶枕禿的情況呢?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聯想到缺鈣的事情上去了,不管是寶寶愛出汗,還是寶寶不愛吃飯、長不高,還是寶寶頭發少、枕禿嚴重等,都被認為是缺鈣的原因。
究竟,嬰兒枕禿是缺鈣嗎?嬰兒枕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除了缺鈣以外,還會有其它的原因嗎?關于嬰兒枕禿與缺鈣之間的關系,有專家作了如下釋;
嬰兒枕禿是缺鈣嗎?
嬰兒枕禿是缺鈣嗎?
缺鈣的孩子有一種表現就是枕禿,但枕禿的孩子未必都缺鈣。
據兒科專家指導建議,造成孩子枕禿的原因很多,如果枕頭比較粗糙或太硬,小孩子又常常躺在上面,一旦出汗發癢時,小家伙就會用左右搖頭的動作來止癢,時間長了,枕部的頭發就可能被磨掉,出現枕禿。
這樣的枕禿無需治療,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
如果孩子有枕禿現象,同時伴有睡眠不好、出汗等癥狀,又沒有按規則補鈣,這時就要考慮可能是缺鈣了。
平常我們所說的“缺鈣”,實際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很多人都認為缺鈣可以引起嬰兒患上佝僂病,然而佝僂病的真正原因是嬰兒體內缺少維生素D。嬰兒體內缺少維生素D會影響嬰兒對鈣的吸收以及鈣在骨骼中的沉積,從而影響骨骼發育。
因此,正常足月兒應在出生后2-4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并且應該持續到2至2歲半。幼兒在2歲后戶外活動增加,飲食種類逐漸多樣化,這時就不需要補充VD了,但是,每天戶外活動時間要求在2-3小時以上,達不到的應該繼續少量補充VD。
如果發現孩子有枕禿等缺鈣表現,體檢時可以告訴兒科大夫孩子的吃奶量,讓醫生幫助算出鈣劑用量,科學地進行補充。
有些寶寶檢查血鈣為正常,家長就以為不缺鈣,這是不準確的。血鈣只代表血液中鈣的含量,人體內98%的鈣都貯存在骨骼和牙齒中,血液中的鈣還不到全身總量的2%。在一般情況下,血鈣濃度并不能敏感地反映人體是否缺鈣,也就是說血鈣正常的人也會有缺鈣的癥狀存在。
“骨堿性磷酸酶”檢測是目前被認為診斷小兒佝僂病最特異、最敏感的指標,一般的大醫院都可以做這項檢查。
如果單憑有枕禿等表象就隨意補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且對寶寶的身體還是有一定危害的的。
寶寶枕禿的原因分析:
【客觀原因】
1、寶寶的枕頭太硬不透汗。嬰幼兒睡眠多,一天24小時,有一半時間在床上度過,自然增加了后腦勺和枕部的摩擦;如果寶寶的枕頭較硬,則不容易透汗,導致寶寶較易出現枕禿。
2、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容易發熱出汗使頭部皮膚發癢,不能用手抓,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癢,所以寶寶通常會通過左右搖晃頭部的動作,來對付自己后腦勺因出汗而發癢的問題。經常摩擦后,枕部頭發就會被磨掉而發生枕禿。
3、寶寶習慣性側睡一邊。寶寶經常喜歡把腦袋偏向右邊,所以右邊一側的頭發明顯比左邊少,因此如果寶寶經常一側睡覺,也容易發生單側枕禿。
嬰兒枕禿是缺鈣嗎?
【生理原因】
1、因為生理性的多汗、頭部與枕頭經常摩擦而形成
嬰幼兒期,特別是1歲以前,寶寶生長快,代謝比較旺盛,玩的時候,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轉入睡眠時,人體進入基礎代謝,但嬰兒的植物神經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只能從代謝旺盛漸漸過渡到基礎代謝,體內大量的熱會以出汗的方式釋放出來,這樣也容易出汗。
2、媽媽孕期營養攝入不夠
例如鐵元素攝入不足,孕媽缺鐵性貧血,直接導致寶寶也缺鐵,或者是寶寶出生后,媽媽也沒有及時的給寶寶補充功能鐵,缺鐵會影響寶寶睡眠和影響寶寶大腦的發育等。嬰兒夜間睡覺不踏實,后腦勺不斷地與枕頭摩擦,長此以往,后腦勺的頭發變得稀疏了,枕禿就形成了。
3、寶寶缺鈣或者佝僂病
缺鈣后,寶寶容易出汗,頭部就會發癢,寶寶不會抓撓,也無法用言語表達求助家長撓癢,所以寶寶通常會通過左右搖晃頭部的方法“對付”后腦勺因出汗而發癢的問題。
小編的話:以上我們分析了寶寶枕禿的具體原因,看來除了缺鈣以外,還有其它因素的可能性。有的寶寶出生后,習慣性的朝著某一個方向和姿勢睡覺,寶寶還小又不能自主翻身,所以,就造成了經常摩擦同一個部位的情況發生,然而,最終就形成了寶寶枕禿的現象。所以,這需要媽媽們仔細呵護寶寶,不能讓他長時間的朝某一個方向和姿勢睡覺,經常變換一下方位是有必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