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毒:引種前應將隔離舍提前 1 周徹底清洗 3 遍,并用 0.5%的強力消毒靈溶液封閉噴霧或洗刷消毒兩遍,隔離舍要遠離現有豬群。在種豬到來的前一天對卸豬臺及周圍 3 米左右的地方用2%的火堿溶液徹底消毒。運輸車輛在出發前和到達運豬地點時都應充分清洗,用 2%的火堿溶液徹底消毒,再用清水沖凈。種豬到達 目的地后,立即對卸豬臺、車輛、豬體及卸車周圍地面進行消毒,然后將種豬卸下,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藥對豬的體表及運輸用具進行徹底消毒。
2、管理:種豬到場后,根據種豬性別、大小進行合理分群飼養,一般每欄飼養 4~5 頭,公豬體重在 70 千克左右也可以每欄飼養 3~4 頭, 但體重過大或有爬跨行為的公豬應單欄飼養。
3、隔離防控:新引進種豬要進行隔離飼養45天以上,進行適應性觀察及疾病防控。種豬到場 8 小時內不飼喂飼料,1 小時內不能飲水。 先讓豬休息 1 小時再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飲水, 即每次少量供給。引進后3天內,少量投喂飼料,提供充足的飲水,進行適應性觀察。可在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等抗應激藥物,適當加喂青飼料。引進后一周內在飼料中添加阿莫西林200ppm 氟苯尼考100ppm,用藥7-14天。有效預防疾病發生。種豬到場15天后,先對種豬進行驅蟲,可選擇伊維菌素按 0.3 毫升/千克體重對種豬進行皮下注射,間隔 1 周后重復 1 次。然后根據當地的疾病流行情況,合理地給后備豬進行疫苗注射。免疫接種后,對種豬群做抗體監測,確保豬群抗體水平。隔離期結束后,可以將原有豬群斷奶仔豬的糞便拌人飼料中給引種豬飼喂3一4次,也可以將原有豬群種公、母豬的糞便放人隔離舍內。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無異常情況發生,對種豬進行徹底消毒后轉人生產場區。
4、飼喂:一般 65 千克以下的先喂給仔豬料或哺乳母豬料,分 3~4 次喂給,做到少喂勤添,并另外喂給青飼料。 三天后按正常喂料量每頭每日 2千克飼喂。體重達 90 千克以上要限制飼喂,并且換用后備公母豬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