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種建舍。
(1)選擇品種通常以土雞為主,因為土雞的市場需求大、生長能力強、抗病能力高,選好品種后就開始建設雞舍,雞舍可選擇建設在交通便利、背風、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2)條件良好的地方不僅有利于雞的生長,還方便后期飼養管理,雞舍要搭建好休息室,準備好食槽、水槽、溫度調控設施,有利于促進雞的健壯生長。
2、雛雞飼養。
(1)出殼后60天內是雞的雛雞期,這個時期的雞體質比較弱,并且前10天內的成活率也較低,雛雞對溫度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首先要調控好溫度,一般雛雞對溫度的需求,會隨著日齡的增加而發生變化。
(2)在前3天的時候,需要將溫度控制在35℃左右,然后每隔3天降低1℃左右,直到30天左右時,將溫度控制在25℃左右,然后加強對雛雞的管理,根據日齡規劃好養殖密度,并且30天內要保持日夜光照,30天后可適當降低每日的光照時間。
3、青年雞飼養。
(1)青年時期是屬于雞生長速度比較快的階段,這個時期在育雛期過后的90天內,一般120天的時候,其體型就能逐漸接近成年雞了,青年雞需要在雞舍內飼喂飼料,這時雞舍內要準備好水食槽,然后在舍頂做好斜頂,避免下雨漏水。
(2)在飼喂青年雞時,要將公母分開進行飼養,避免出現弱肉強食的現象,并根據日齡掌握好每天的投喂量,通常60-90天的雞每天需投喂3次左右,然后90天后可減少1次投喂量,假如是種雞的話,那么每次投喂量不宜過多,以免吃的太飽,使產蛋期延遲,影響產蛋率。
4、防治疾病。
(1)土雞常見的疾病主要有滴蟲病、大腸桿菌病等,這些病對雞的生長危害比較大,都會使雞的成活率降低,影響養殖利潤,因此在養殖時要做好雞舍的衛生工作,每日及時清理雞糞。
(2)加強飼養管理,定期將雞舍消毒,并做好通風工作,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不可飼喂變質的飼料和飲用水,養殖時要規劃好養殖密度,還需經常觀察雞的生長情況,當發現有異樣的,要及時進行隔離,然后檢查具體情況,再對癥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