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藏印石首先要辨其質(zhì),其次是看色彩。古人認為,石質(zhì)有“六德”、“三賤”。
2、“六德”是細、結、潤、膩、溫、凝?!凹殹敝甘慕M成分子極微小,反之為粗?!敖Y”指石的組成分子結合緊密,反之為松。石結則光澤好,細則手感細滑。“潤”指如久經(jīng)浸在水里,有濕潤感?!澳仭敝溉缃菰谟屠?,有油膩感?!皽亍敝溉缇媒?jīng)蘊藏在土地田野里有出土之氣,也稱“寶氣”?!澳敝附Y而潤。凝靈即成凍狀,半透明。全透明如水晶、寶玉。田黃石有六德,稱為“印石之王”。有四五德為中上品,如雞血紅等。有三德四德者為中品,如桃花凍等。
3、印石有“三賤”即“粗、松、脆”?!按帧敝甘肿哟植?,全無光澤,入手有澀感?!八伞敝甘|(zhì)不緊密。作印不耐用、光澤差,輕碰即傷,缺油即現(xiàn)甘蔗渣的點或裂痕?!按唷敝干詧詭桑稍锛戳殉伤榧y狀,用刀刻之即剝。堅帶硬的,更差,刻之刮刮作響。石只要有三賤之一,就是下品。
4、現(xiàn)代以“六德”為標準以衡量印石品級。次序是:一級:田黃、白田、紅田;二級:昌化雞血紅;三級:坑頭、天藍凍、黃水晶凍等;四級:黃都成坑、黃美醉寮、坑頭凍等;五級:青田燈光凍(黑)、白芙蓉、楚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