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敦頤(1017一1073),字茂叔,號濂溪,宋營道樓田堡(今湖南道縣)人,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是理學的開山之祖,其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著作《太極圖說》和《通書》是其思想的集中體現。
2、《太極圖說》認為宇宙的本源是“太極”,人和萬物都是由于陰陽二氣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產生的。五行統一于陰陽,陰陽統一于太極?!短珮O圖說》突出了人的價值和作用,說“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痹谌巳褐校ト说膬r值和作用最為突出。他認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3、《通書》是《太極圖說》的姊妹篇。《太極圖說》主要講天道,而《通書》主要講人事。它以“誠”為論述核心?!罢\”就是真實無妄?!罢\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他認為圣人本乎“誠”,萬物也都始于“誠”,倫理道德也是以“誠”為本?!罢\,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周敦頤認為“誠”處在靜的狀態里是“無”,但并不是真的“無”;“誠”處在動的狀態里是“有”。這個時候“誠”始顯現于外,它至正不偏,明白通達。這里所說的“誠”,來源于《中庸》的“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是對《中庸》中唯心主義觀點的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