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題和程頤是兄弟,并稱二程,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是宋代洛學的創始人和程朱理學的奠基者。
2、程顥(1032一1085),字伯淳,人稱明道先生;程頤(1033一1107),字正叔,人稱伊川先生。他們的著作是《二程集》。他們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氣化而為萬物。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心物觀“心是理,理是心”,說客觀事物都是“心”比照的結果。
3、在形神觀方面,他們提出“有是心”,而后才“具是形”(《遺書》)。他們認為只要認識天地間充滿了“仁”,就能消除人物界限,達到天人合一。
4、在人性論上,他們提出人性是理氣結合而成的。從理而來的“天命之性”,不論凡圣都具有善質。而從氣而來的“氣質之性”則有賢和愚、善和不善的分別。因為氣有清濁厚薄。盡管如此,但只要“肯學”,“不自暴自棄”,下愚也是能夠改變的。
5、在認識論上,二程繼承張載的“見聞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劃分,說“見聞之知”是物交物而知。其中“見聞之知”還有親身經歷的“真知”與間接獲得的“常知”的差異。
6、二程的理學后來經過朱熹發揚光大,到明朝時成為官學,稱為程朱理學,受到了后世歷代封建王朝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