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植時間。山藥一般于春季種植為宜,當地溫上升到10℃以上就可以播種,在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
2、種塊處理。種植前20-25天選符合栽培特征,無病塊,根上端較硬的一段進行藥劑浸種,用50%的多茵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浸合液浸5分鐘,然后晾干備播。
3、整地定植。種植山藥需提前開定植穴或溝,穴深1米-1.4米左右,以干糞、草木慶或土雜肥作基肥,淺施于上層土中。然后采用高壟栽方法進行定植,壟寬50厘米,壟高16厘米,單行種植,株距30厘米,每畝2000株-2200株。
4、搭架引蔓。山藥的地上莖細嫩,出苗后應及時支架扶蔓。按山藥莖右旋的特性,引蔓盤旋上升,架高1米左右。
5、水肥管理。山藥較耐旱,一般不需灌水。在7月-8月份高溫季節如長時間無雨,需適當灌溉。灌水以開溝引水滲灌為宜,遇雨澇也要注意及時排水。施肥方面,除底肥外,還需分別在莖葉旺盛生長期和塊莖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畝施硫酸鉀復合肥20千克,收獲前30-40天進行最后一次追肥。
6、中耕培土。生長前期應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進行1次,直到莖蔓已上半架為止,以后拔除雜草。除草后要及時培土,以免露出地下塊莖。
7、適時采收。當莖葉全部枯萎時即可開始采收,收獲時必須盡量保持山藥完整,冬季土壤不凍結的地方可以將山藥留在地里隨用隨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