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調理:日常生活中可適量多吃黑木耳、紅棗等食物,中醫營養學中認為黑木耳有補氣益血的功效,紅棗有補脾胃,益氣血的功效,故多吃這些能幫助養肝血。但應注意食物不能代替藥物起到治療作用。
2、服用中藥:可以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遵醫囑服用補肝湯(出自《醫學六要》)、補肝四物湯(出自《張皆春眼科證治》)、養肝活絡湯(出自《會約醫鏡》)等方劑調理,具有養血柔肝(補養血液,柔和肝臟)、活血調經的功效,主治肝血虧虛等癥狀。應注意這些方劑孕婦禁用,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如若身體出現不適,建議及時就醫辨證論治。
3、針灸:可以在專業中醫醫師的治療下針灸大敦、行間、太沖等足厥陰肝經的腧穴,可以起到養血柔肝的功效。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就診,謹遵醫囑治療,切忌私下自行診治,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