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苗來源:河蝦種苗的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工培育的河蝦苗,另一種是采捕的天然河蝦苗,兩種蝦苗均能達到人工養(yǎng)殖的要求,但采捕野生河蝦苗容易導致蝦苗受傷甚至致殘。
2、種苗選擇:河蝦種苗要用苗箱盛放,箱中放入水草以保持環(huán)境濕潤,運輸時要防曬、防風吹,高溫時可用空調車降溫裝運,規(guī)格要求大小基本一致、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肢體完整。
3、種苗放養(yǎng):河蝦種苗放養(yǎng)密度15~20萬尾/畝,種苗放養(yǎng)后15~20天再適量搭配鰱魚夏花,一年可以放兩季,一是2~3月放養(yǎng)2~3厘米的越冬幼蝦,二是6~7月放養(yǎng)1~2厘米的仔蝦苗。
4、攝食習性:河蝦是雜食性動物,稚蝦主要以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為食,幼蝦主要以水生昆蟲幼體、小型甲殼類、動物尸體、有機碎屑等為食,成蝦主要以小魚、水生昆蟲、水生植物、藻類等為食,人工養(yǎng)殖時可投喂配合飼料、農副產品、豆粑、糠餅等。
5、飼料配制:河蝦喜食花生餅、豆餅、蚯蚓、螺蚌肉等,不喜食菜籽餅、棉籽餅,可按40%動物性餌料、60%植物性餌料組合投喂,最好是配制成顆粒飼料,配制時以植物性餌料為主,搭配20~30%的動物性餌料,并添加少量骨粉、蚌殼粉、蟹殼粉、微量元素等。
6、飼料投喂:河蝦養(yǎng)殖要“少量多次”投喂飼料,夏季每日可投喂3次,分別在上午7時、中午14時、下午17時各投喂一次,春季和晚秋每天傍晚投喂1次,日投喂量以池塘存蝦量體重的4~8%為宜,實際投飼量可根據吃食情況而定,一般投飼后3小時內吃完即可。
7、水質調控:河蝦不耐低氧,喜生活在水質清新、溶氧豐富的環(huán)境中,做好水質調控為河蝦的生長提供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至關重要,可每星期注1次新水,每次換水1/3,使蝦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在高溫季節(jié)的凌晨開始沖水。
8、防止逃逸:河蝦的逃逸能力非常強,尤其是大暴雨天河蝦常從倒伏的圍欄、溢水口等處逃逸,因此要定期檢查池塘的防逃設施,若圍欄出現倒伏或有倒伏跡象時要及時處理,大暴雨來臨前可適當降低水位以防池塘發(fā)生大面積溢水。
9、病害防治:河蝦養(yǎng)殖要堅持“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強調“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原則,采取“消滅病原體、切斷傳播途徑、改善養(yǎng)殖環(huán)境”的科學防控理念來防治病蟲害,發(fā)現病癥應及時確診病因,切不可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