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1422552.jpg)
導讀:近日,一段關于“蒜薹蘸料”的視頻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視頻顯示,兩位婦女將剛收獲的蒜薹浸入一種乳白色液體中,然后堆放起來。這種液體的真實身份引發了網友的猜測,有人甚至聲稱這是甲醛,即福爾馬林。蒜薹“蘸料保鮮”,這“料”真是甲醛嗎?(圖片來自網絡)視頻一經發布,便有“內行”人士指出這是甲醛,因此蒜薹被認為有毒,視頻傳播速度也因此加快。然而,視頻中的液體是否真的是福爾馬林,以及食用了這種液體處理的蒜薹是否對健康有害,我們需要進行深入探討。甲醛溶液的特性是什么?它是否真的可以用于蔬菜保鮮?首先,甲醛的水溶液是福爾馬林,這種溶液可以使尸體不朽,因此用于蔬菜保鮮也是可行的。甲醛具有使蛋白質變性的能力,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例如生雞蛋變成熟雞蛋。甲醛造成的變性是不可逆的,且對所有蛋白質都有效,這對于防腐來說非常有效。然而,甲醛溶液是否如視頻中所示,仍然是個問題。視頻中的操作人員手法并未顯示出任何對甲醛的防護,這與甲醛揮發性強、吸入毒性大、對皮膚有刺激的特性相矛盾。因此,我們可以推斷,視頻中的液體不可能是甲醛。蔬菜的保鮮并不只是防止腐敗,還包括保持蔬菜的新鮮度和口感。盡管甲醛可以實現“防腐”,但在保持蔬菜新鮮度方面,它并不勝任。目前,每個中國人每年消費的蔬菜量接近500公斤,2011年全國蔬菜消費總量達到了6.79億噸。然而,我國的蔬菜損耗率很高,原因在于保鮮技術水平不高。在蒜薹的儲存過程中,最大的威脅是包括灰霉菌在內的幾種病原性真菌。噻苯咪唑是這些真菌的克星,也是許多保鮮劑的主要成分。噻苯咪唑的毒性很低,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對皮膚只有一點刺激。因此,對于視頻中的蒜薹保鮮方式,我們無需過度擔憂。除了噻苯咪唑,納他霉素也是一種常用的防霉保鮮劑。在我國,向蔬菜中添加甲醛是明令禁止的。為了解決蔬菜保鮮問題,一方面需要農技部門推廣保鮮技術的普及,另一方面,監管機構需要建立一套可追溯的流程,以避免問題蔬菜流入市場。總結來說,經過科學保鮮的蒜薹是安全的。消費者在選擇商家時可以作為依據,同時,多浸泡一段時間也可以減少殘余甲醛的危害。因此,我們應該理性看待蒜薹蘸“料”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