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601429052.jpg)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第九顆行星的問題感到困惑。一些理論推測認為,第九大行星很可能存在于我們的太陽系中,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和發現都在逐漸削弱這種可能性。實際上,太陽系內只有八顆被正式認定的行星。那么,關于第九號行星,它可能是什么樣子呢?美國天文學會(AAS)的一項研究表明,通過對數千個海王星外天體的質量進行計算,發現它們并沒有產生足夠的引力來影響矮行星的軌道,從而推翻了第九行星存在的理論基礎。盡管如此,由于太陽系邊緣還有許多未被發現的小型天體,所以在沒有徹底搜尋這一區域之前,我們仍不能完全排除第九行星存在的可能性。有研究指出,在海王星外的太陽系區域,探測到了各種大小的天體,這為第九行星的存在提供了一些依據。盡管許多人認為第九行星不存在,但它的存在與否仍需更多時間來驗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九號行星可能并不存在。自冥王星被降級后,對柯伊伯帶的調查在持續升級。現有的數據表明,柯伊伯帶中最大天體的直徑約為2000公里,而沒有發現直徑超過這一數值的天體。此外,在比海王星遠10 AU以上的區域內,也沒有發現新的天體。理論上,第九行星的質量可能是地球的五到十倍,其軌道范圍應在300-700 AU之間。然而,在長達四年的搜尋中,沒有發現任何直接證據證明第九行星的存在,僅有的一些間接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存在,因此也不足以將其納入太陽系行星的行列。冥王星的降級是因為在1930年發現后,它一度被視為第九大行星。隨著1992年柯伊伯帶內更多類似天體的發現,科學家們加大了對行星的探索。2005年,人類首次發現了質量比冥王星還要大的鬩神星,這導致了冥王星被國際天文聯合會(IAU)降級為矮行星。盡管對冥王星的定義存在爭議,且有些人試圖將其重新分類為行星,但這些努力尚未成功。同時,對類似冥王星的天體的發現以及對第九行星的探索仍在繼續。詳情